1627崛起南海_第143章 登陸新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塊花崗岩主權碑看著體積不大,但重量卻足足有七百多斤,幾個勞工吭哧吭哧地好不輕易才把這塊碑抬到了小山包上,前麵還跟著幾小我,用揹簍背了幾包水泥上來。

船隊向東橫穿下龍灣,這一帶的海疆島嶼浩繁,秀美的海上風景也引得移民們紛繁到船麵上爭相旁觀。下午兩點,船隊到達了後代的錦普港海岸,然後沿著海岸轉向北方持續前行。約莫半個小時以後,領航的“飛速號”收回信號,頓時就要到達目標地,要求前麵的船隊開端減速慢行。

勞工們在穿越眾的批示下,先用鋤頭鐵鍬刨去空中的浮土,然後用鑿子鐵錘在石頭空中硬生生地鑿出一條石槽。這道工序非常費時,錢天敦隻等了十來分鐘便分開了,他作為軍事主官,必必要在船埠那邊盯著以防呈現甚麼亂子。顧凱耐著性子等了足足有一個小時,叮叮鐺鐺的鑿石聲才終究停了下來。勞工們謹慎翼翼地將主權碑建立到石槽裡扶正,然後中間有人用已經攪拌好的水泥澆築到根部,讓主權碑與空中緊緊地連絡在一起。

劉山夏帶了一組移民在事前選好的一塊比較平坦的處所開端平整空中,目前其他統統的基建項目都能夠延後,但宿營地是必必要起首處理的題目。執委會並冇有推測第一次的移民招收就有這麼大的範圍,光靠搭建帳篷可冇法滿足這一千多號人的留宿需求,此次拓殖隊固然帶上了幾近統統能夠騰出來利用的大型軍用帳篷,但滿打滿算也頂多隻能住下一半的人丁。活動板房倒是帶了十幾間,但那隻是給駐守這裡的穿越眾辦公居住和存放一些首要物質用的,對於目前的狀況來講隻是杯水車薪,並且活動板房起碼還得打個地梁牢固佈局,這也不是登岸當天就能完成的事情。

並冇有人對如許的安排較著地表示出不滿,這一方麵是四周那些賣力保持次序的武裝民兵起到了必然的震懾感化,另一方麵在來這裡的途中,相乾部分也已經將此地的環境向移民們作過宣講,他們都很清楚現在所搬運的這些大包小包,都是他們此後在此賴以儲存的物質。這此中包含了他們此後要吃的糧食、要住的帳篷、要用的東西等等,如果要想在這裡定居,把這些物質搬下船就是當前必須完成的任務。並且這些物質全數都是由這些自稱“海漢人”的外洋來客所供應,要吃人家的住人家的,那出售勞力為人家乾活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1627年7月21日,大明天啟七年六月初九,來自勝利港的拓殖隊終究到達了此行的目標地。

幸虧這些漁民們的傢什不算太多,清算搬場並不需求太多的時候。上午十點,“飛速號”拖著七條小木船和四十多名漁民從這裡解纜,兩個小時以後,這支看起來非常奇特的劃子隊終究在吉婆島東北海疆趕上了雄師隊。而看到這支八艘大海船構成的“龐大”船隊以後,本來心中另有些惴惴不安的漁民也安寧下來。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見到如此之大的海船,不由得嘖嘖稱奇。

登岸一個小時以後,第一批帳篷已經在岸上搭建起來。這些帳篷並非用來住人,而是要存放從船上卸下來的一些首要物質,比如糧食、水泥、火藥等等。鑒於這一批裝來的移民數量已經超越估計,拓殖隊幾個腦筋人物經太長久的商討以後,決定臨時先不急於扶植通向本地開采區的門路,而是先儘力修建定居點,同時轉運船上的貨色,讓這幾艘船能夠儘快解纜,再去清化一帶跑一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