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湯姆是穿越個人中為數未幾的單兵兵器專家,是以這個驗槍試射的活動特地延期了一週,就是要等著他從廣州那邊返來。白克思拉著王湯姆乘坐火車到了田獨產業區,然後在兩名民兵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處僻靜的山溝中。這裡建有一個小型靶場,但這個靶場並不附屬於軍方,而是兵工出產單位停止兵器試射的處所。
毫無疑問,近一年來在廣東市場上大受追捧的海漢商品已經被“十八芝”重視到,並且成為了他們從廣東販運的貨色之一。如果執委會曉得了這個動靜,恐怕不會樂定見到自家的產品變成了將來敵手的生財渠道。
在打下擔杆島以後,王湯姆小我最大的體味就是軍方先前對這夥海盜的正視程度實在有些過甚了。如果這幫海盜真如軍方所擔憂的那樣,主動騷擾萬山港乃至向大萬山島建議打擊,那的確就是自討苦吃。以他們所表示出來的戰役力,王湯姆以為並不比圍攻李家莊的那些流寇匪賊強出多少。
這些雇傭兵在為大明退役期間,領隊能獲得每年一百五十兩銀子的薪水,彆的每月有十五兩炊事補助。淺顯兵士每年一百兩,每月有十兩炊事補助。這個報酬基秘聞當於衛所軍六品百戶的俸祿,算是很不錯了,折算成海漢暢通券的話,跟海漢民團兵士的報酬根基是在劃一層次。
至於此次緝獲的船隻則全都留在了萬山港,以增加駐島軍隊的矯捷力。三艘參戰的戰船在此以後仍將返回勝利港駐紮,大萬山島上的人臨時就隻能用這批戰利品來充當交通東西了。
穿越以後這一年當中,兵工部分實際上量產了兩種分歧型號的火槍,一是首要用於出口的二七式火繩槍,二是列裝到自家民團利用的二七式燧發槍。這兩種前裝式火槍非論是在軍方還是兵工部分的眼中,都隻是過渡性的兵器。具稀有百年堆集下來的科技上風,兵工部分很清楚步槍的生長方向,他們所需求做的就是遵循本身出產力的生長程度,不竭地複製出汗青上那些聞名遐邇的步槍就夠了。
接下來的射擊中大師便用上了槍上安裝的表尺來幫助對準,這下公然就起到了非常較著的感化。對劃一間隔標靶射擊的成果,王湯姆十發中九,而其彆人也將射中率晉升到了50%高低,如果手熟一些,信賴這個射中率還會有比較大的晉升空間。
1850年正式列裝軍隊的後膛步槍中,有很多聞名的步槍型號,比如大名鼎鼎的德萊賽M1841擊針槍,從1840年設備普魯士陸軍,直到1872年才被毛瑟M1871淘汰掉。另有美國的霍爾M1819步槍,更是早在1819年就進入了美國軍隊退役。這兩種後膛步槍的共同長處是射速快,能達到每分鐘八九發的射擊頻次,而共同缺點就是槍膛漏氣嚴峻,這個缺點大大影響了步槍在射程和精度上的表示。鑒於海漢民團一向是走少而精的線路,軍方但願到手的兵器能夠在機能表示上更均衡一些,以是在顛末一番會商以後,這兩種步槍終究都被反對掉了。
從白克思所公佈的紙麵機能參數來看,這支新槍已經全麵超出了現在民團列裝的二七式燧發槍。如果能夠量產,那麼根基就意味著民團在將來幾年內不必再對單兵兵器停止大的竄改換裝了――下一次的槍械大改,或許就是栓動式步槍和金屬殼槍彈的利用了。而以穿越團表現有的資本和出產才氣來看,光是銅殼槍彈就冇法在近幾年內大範圍量產,即便真有那麼多銅,執委會也不會將其用於出產高貴的槍彈。代價相對比較便宜的米尼彈在這個期間就已經足以吊打環球步兵,軍方倒也不會急於把單兵兵器進級到一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