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的環境,守序瞭然於胸。崖州除了州城和戴德縣,抱歲、藤橋兩巡檢司城,另有兩座軍城。其一為崖州東北8裡的朗勇城,城周240丈,磚石砌城,高8尺,厚4尺,有城門3座。其二為崖州城北150裡的樂安新城,城周400丈,磚石砌城,有城門3,南門設甕城,城樓一座,城牆高1丈2尺,女牆高5尺。
“……以我觀之,清楚戲場上抓住某為元帥,某為都督,亦一時要裝成局麵,無可何如而逼迫成事者也。實在自崇禎而後,成甚朝廷?成何天下?以一隅之正統而亦位置多官,其宰相不過抵一庶僚,其部堂不過抵一雜職耳。其見在朝廷者,乾濟則平常,爭官則犀銳,部曹則想科道,科道則想督撫,畢智儘能,朝營暮度,不過為一身功名之計。其意蓋謂天下不過此一刻,一刻錯過便不成複得矣!彼其胸中,何嘗想天下另有清寧之日,中原另有規複之期也哉。”
“老先生有甚麼章程?”
明朝大抵是中國最喜好補綴地球的朝代,搞了200多年基建。以海南島為例,從明初至今,倭寇、海盜、黎亂從未間斷,為防備這些動亂,全島共構築有烽燧94座,不計縣城、所城、巡檢司城,另有軍事營堡136處。固然朝代末年人事式微,很多營堡實際已無人駐紮,可那些磚頭砌成的城牆都還在,隻要略加補葺,仍不失為傑出的屯田之所。曾櫻這番調劑的首要思路便是依托這些燒燬的營堡、城池重新開開荒地,籌辦將來向本地進軍。
在坐官員們精力為之一振。明朝持續三百年的鼓吹,嶽飛和文天祥的事蹟早已深切民氣。守序向曾櫻求字。曾櫻欣然承諾,當場放開紙卷,揮筆寫下‘嶽飛批示學院’六個蒼勁的大字。隨後白叟當場簽訂號令,軍校麵向全府招生,學員年紀限12歲以上,18歲以下。
行政區劃調劑宣佈結束後,曾櫻重設上層機構。
明顯,為了拋棄大陸的承擔,除了瓊州壁壘構成的軍事防地,也必須鍛造一道看不見的防火牆,將海南島與永曆朝廷分離。
崖州快成為聯邦的地盤了,這裡的行政區劃改製曾櫻事前充分收羅了守序的定見。守序實在隻想要港口鐵礦和瓊西廳的棉花、馬產地,對海南本地的興趣並不大。謙讓一番後,仍然是曾櫻本身做主。
“隻要培養出能戰的軍官,統統都依你。”曾櫻笑咪咪道,“乾脆,黌舍的名字也交給你來定。你想想,這個軍校叫甚麼好?”
瓊山縣,曾櫻的督師衙門,瓊州府首要文官會聚一堂。
打暈甚麼的明顯是打趣,送南洋倒是個彆例。
守序接過桂林留守寫來的密信,內容很長,除了交代最新的軍情,便是向老朋友傾訴朝廷官製混亂帶來的憂?。
守序此前一向低頭喝茶,這時開口吸引了統統官員的目光。
守序笑道:“都是在大陸與建虜打過仗的人,壓迫太過也不好。實在養不了的人,不如打暈了給我,裝船送南洋去。”
曾櫻聽了很有附和之意,對守序道:“之前你承諾過老夫,可遴派門生去貴國粹習西洋軍事,邇來軍情告急,也冇顧得上此事。我看與其派幾小我去貴國,杯水車薪也不敷用,不如就在本島開設軍學院,你們派人過來指導如何?”
守序冇有躊躇,一個名字脫口而出,“嶽飛,叫陸軍嶽飛批示學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