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揚帆_第40章 東莞ISO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河灣馬隊團的團長自始至終未吹響衝鋒號,馬隊橫隊僅僅以快步撞進敵軍行列。

菲爾霍夫將過河軍隊編構成兩個縱隊,每個縱隊下轄12個步兵連,3個馬隊中隊,4門馬隊炮和300明軍,向廣州追擊。

第二波次的馬隊中隊以連縱隊,即4個排橫隊向右翼打擊,擊碎敵軍側翼,然後向中心扭轉,構成一個近似直角的戰役隊形。

重馬隊衝鋒是平舉直劍,一片沉默。獵馬隊冇有重馬隊的構造和規律,馬隊在空中揮動馬刀,口中收回如韃靼人般的吼怒聲。

有幾個韃靼馬隊於陣前演出了他全數的矯捷技能和英勇行動,使劈麵的仇敵收回一陣陣喝彩。他們緊貼在本身的頓時,工緻的戰馬彷彿分享了仆人全數的熱忱。

第5團隨即向東莞城收回最後通牒,1小時內如不投降,破城後城內軍民全數發送南洋礦山。

第5團的團部率1個步虎帳,2個馬隊中隊,1000明軍保衛進犯軸線,東江分艦隊鑒戒水麵。其他軍隊連續開抵廣州城下,穩住略顯薄弱的廣州東部和北部戰線。

此次騎步炮異化進犯等閒粉碎韃靼人的步兵戰線,閃現在陸軍兵士麵前的是數千個炸營的背影。

馬刀互擊,敵軍的虎槍很快落空感化。

350米長的馬隊橫隊從左至右,掃蕩疆場。

疆場硝煙滿盈,韃靼人的隊形一片混亂。

韃靼兵的戰線很長,這迫使獵馬隊身後的阿誰步虎帳也分兵,在丘陵棱線上展開6處射擊陣地,兩翼有榴彈炮保護。丘陵環形射擊陣地以外的山穀,多數是空的。

韃靼馬隊回身逃竄了。

開到東莞城下的軍隊有1個半營和明軍主力包抄東莞城。東莞城下的步兵在一天內,用土工功課構築了4個多麵堡,一共配屬了9門野戰炮和14門明軍器炮,野戰重炮連則在東莞城下放列,轟擊城牆。

既然挑選了秋夏季候打擊,那就意味著聯軍接管馬隊戰。

馬隊們收回一陣大笑。

東莞城北。

知縣肉袒出降,東莞全城割辮,這個勝利的案例在今後被稱為東莞ISO形式。

帶來費事的是馬隊。

兩個半步虎帳以縱隊刺刀衝鋒,乘騎炮兵連伴隨步兵進步,抵近到敵軍200米處放列火炮,向敵軍戰線縱射。

潘浩感覺,如果韃靼人在軍隊渡河或是浮橋未建起之前儘力反擊,或許他們能獲得更大的戰果,可韃靼人調兵的速率實在有點慢,當然,他們能夠等候的就是本軍半渡而擊。

第一波次2個馬隊中隊,4個馬隊連,約400人排成兩個平行的馬隊橫隊,中隊間隔20米,戰線總長約220米。

殘存的韃靼馬隊通過各個山穀向北逃竄,兩個馬隊團建議了打擊。

第6後江獵馬隊團的3個馬隊中隊亮出馬刀,躍出預備陣地,向敵軍收回致命一擊。

韃靼兵3次試圖停下安營,3次被擊垮,被迫一起逃進廣州城。

東莞城外。

潘浩帶領本身的獵馬隊連,在東莞城西北拉開馬隊幕。潘浩之前麵對的仇敵是尚可喜部屬的外藩蒙古馬隊。這些蒙古兵部分人仍然隨身帶有弓箭,大家都有鳥槍。騎射這類軟弱有力的戰術,正逐步被蒙前人丟棄,鳥槍是更可靠更有效的兵器。

韃靼兵射出幾種兵器後,繞過前出的獵兵,以驚人矯捷的行動從步兵陣地和獵馬隊戰線中間跑疇昔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