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揚帆_第40章 騎兵和軍費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引進更多印度戰馬,找多更多身材高大的兵士。”

“我們還要組建專門的工兵軍隊,特彆是目前急缺的專業舟橋工兵。”

最開端的練習和步兵近似,馬隊起首得是一名流兵,為了讓新兵學會筆挺站立,成為一名高效的殛斃機器,馬隊新兵得與步兵一樣學習站姿與行列,實際上更多的環境是,沃爾特帶著軍官訪問各個步兵新虎帳,挑走看上去均衡感比較好的兵士。

“不計仆從,我國目前有140萬人丁,並且在快速增加中,撤除各殖民地戒備隊,陸軍以為起碼需求2個野戰師才氣滿足國防需求。”

完成第一步後,馬隊新兵成為一名練習有素的兵士。

“另有嗎?”

不計後備新虎帳,全師共9個步虎帳,滿編人數14500人,戰馬3000匹,首要為輜重挽馬。

守序悄悄點頭,“結束練習,讓兵士們回營。”

新戰術體係下,馬隊竄改較小,打擊時的要點在於收緊隊形。

守序對馬隊練習很對勁,獨一的題目就是人數太少。

霍爾雷恩說,守序記。

“為設備這兩個師和陸軍直屬軍隊,我們一共需求籌辦4.5萬杆燧發槍,30萬顆燧石,第一批儲備1000萬髮束裝彈藥。按照兵工廠的報價,出產打算安排在3年,加上來複槍、刺刀以及工兵設備一共需求約莫30萬英鎊。”

在隊屬炮兵以外,陸軍要有一支直轄的重炮兵。彆離是一個24磅攻城炮虎帳和一個10寸重型臼炮營,這兩支重炮軍隊暫未考慮配齊挽馬,隻是軍隊組建用度。

“火繩槍、冷兵器和新式火炮大部分淘汰給各殖民地的戒備軍隊,陸軍全數換裝燧發槍、刺刀和帶螺桿的新型火炮。”

在單人馬術練習結束後,最後一個環節,纔是馬隊隊形練習。

隊屬火炮有1個連6門12磅加農炮,2個連12門6磅加農炮,1個乘騎炮兵連6門4磅炮。旅屬炮兵連另有2門5.5寸榴彈炮,全師一共24門加農炮,6門榴彈炮。

威斯特海姆:“炮兵配齊馬匹和設備,需求17萬英鎊出頭, 60多萬兩。”

這個環節後纔是真正的馬術練習,開端的練習用馬利用的是南洋矮小的本地馬。這類馬相對更便宜,更輕易獲得。當新兵終究學會騎馬後,教官就會要求他們不利用韁繩,僅憑下身在頓時坐穩。這是在戰役中空出雙手戰役的必備課程。

馬隊總監沃爾特.安格利斯聳肩道,“你這個題目充錢就能處理。”

獵兵根基都是獵戶出身,參軍前槍法就很好,給了線膛槍後更是如虎添翼。陸軍對獵兵的練習主如果行列和適應實戰的勇氣。特彆是要求精英獵兵在彈雨紛飛的疆場上找到敵軍官、炮兵、堡壘射擊口等高代價目標。

最掉隊場的是馬隊。

“戰役工兵也不能忽視。”

兩人一隊,四人一隊,繼而排橫隊,連橫隊,連縱隊。馬隊要求與步兵一樣,以麋集隊形展開矯捷和戰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