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我來自未來_第二百一十六回 左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96架戰役機與轟炸機終究在空中雷達與空中批示員的指導下,在台灣海峽的上空構成了大範圍編隊,96架銀色噴氣雄鷹吼怒轟鳴著,收回隆隆巨響,遮天蔽日的向著台灣高雄左營軍港直撲。

這察看哨是本來的日軍建立的,處所狹小的很,跟個廁所差未幾大,上麵是茅草頂,防雨才氣有限。

現在,常乾坤將軍口中默唸叨郝亮、馬偉銘,你們的8001可得爭氣啊。”

其他另有大量像li級彆的380噸排水量的戰車登岸艇。

主席列席了戰前的空軍最高集會,在集會上指出空軍現階段的首要任務不是在空中完整賽過仇敵,而是要幫助水兵和陸軍,篡奪更大的勝利,毀滅敵有生力量,束縛東南本地島嶼。”主席還要求空軍要加大培訓力度,以老帶新,擴大已有的九個航校的範圍。

“高度5000米,速率700千米每小時,全團進入巡航狀況,各機重視相互間隔,保持雙箱型編隊。籌辦和轟一團彙合。”楊濤一板一眼的下達著指令。

這些登岸艦能夠將個人軍成建製的運往大陸本地地區,是老蔣反攻大陸的底氣。

“轟一團重視,我是師長楊濤,我轟二團正在向你挨近,請保持箱型編隊,籌辦與我二團彙合。”

空軍司令員劉亞樓此時正在北都通過火線電報,存眷著新中國空軍第一次出動的大範圍轟炸機集群式轟炸行動。正如戰前劉司令員在作戰集會上指出的普通:

跟著楊濤的指令,轟八師轟二團第一第二兩個大隊的轟五噴氣式轟炸機構成了兩個邊長為4機的正方形,從空中看去,兩個箱型疊在一起,像是一個“呂”字的外型。

老韋從牆角的破被子裡爬出來,用禮服的袖子擦了擦眼角和嘴角的分泌物。

“是飛機!銀光閃閃的!是鐵飛機!媽的!是供軍!”

魯平順著老韋手指的方向看去,迷惑的道我也不那是啥,莫不是空軍的飛機?”

“調班啦?哎呦娘咧,這一夜一夜的熬著,老子熬的腰都快斷了。”

老韋死死的盯著望遠鏡瞅著,驚駭的叫道是供軍!冇!這和左營機場裡的美國飛機都不一樣!這麼多……這麼多……媽呀!……這很多!”

另有2701噸排水量的汾陽號,原日本水兵“宵月號”航母防空直衛艦。

跟著彆離從福州和廈門騰飛的轟八師一團二團的彙合,48架轟五構成的四個箱型編隊浩浩大蕩的在天空中堆積成一個田字型。

台灣左營內港,

不過此中最大的還是要數美援的四十條戰車登岸艦,此中十條lt級戰車登岸艦排水量為4080噸,能夠搭載17輛5a1坦克!

八條排水量1050噸的l中型登岸艦能夠搭載5輛坦克和500名兵員!

作為這批留學蘇聯的轟炸機飛翔員中的佼佼者,返國以後,楊濤就被空軍司令員劉亞樓接去詳談,並給了他一個任務,組建中國第一個轟炸機師。

魯平嚇得一顫抖,差點站立不穩,要從哨所邊低矮的木製圍欄上跌下去。

“這裡是轟一團,這裡是轟一團,高度5000,速率700,請師長唆使。”無線電中傳來馬偉銘的聲音,轟一團目前冇有團長,而馬偉銘這個副團長代理團長職務。

彆的另有1800噸的武夷號,1650噸的瀋陽號,1150噸的三條美援保護艦太和號、太湖號、太昭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