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和隨口道:“不怕,臣妾有陛下啊。”
周尚儀二十歲時進的端王府。當時端王爺方纔歸天,阿和與母親端王妃被接回都城,空置的端王府也被裡外補葺一番,宮裡又賜下很多人和物來安撫這對母女。周尚儀便是老太後送來,賣力照顧年幼的阿和郡主。周尚儀脾氣和順寬和,郡主隨王爺在京外長大,比起其他宗室蜜斯要奸刁貪玩一些,周尚儀也都非常包涵,是以阿和對她也很愛好。如許一眨眼,8、九年也就疇昔了。
阿和嚇得吐吐舌頭,小聲道:“不會不會,泰成宮的磚瓦都挺健壯的,三天必定不敷用……”
宮內總傳端王郡主懵懂含混,而當時袁大人就對周尚儀說,公主天姿聰慧,敏而好學,若為男人前程不成限量。然公主身為女兒,麵貌端麗,龍姿鳳首,乃是大貴之相,加上脾氣馴良,心機敏捷,今後定然福澤綿長。彼時端王府早已門庭蕭瑟,公主也隻不過是浩繁宗室少女中不太起眼的一個,周尚儀覺得他不過是安撫之語。誰知不過數年,昔日的阿呆郡主就真成了北燕的泰成皇後,也算他眼力出眾。
正說到這裡,周尚儀出去佈菜,偶然間聽到他兩人的話便愣住了。阿和解釋道:“周尚儀,我上麵要說的話,你聽了千萬不要活力。我曉得你一向惦記家裡的母親,但是又放心不下我,因而陪我嫁到了這裡。現在我和陛下大婚已畢,諸事彆扭,你的任務已經完成,能夠讓本身歇息一下了。吳國那邊,我自會妥當辦理好。隻是除了這些,不知你對那位袁大人意下如何?”
阿和細細地將舊事講給元坤聽,元坤點點頭,道:“本來另有這事。隻是,周尚儀若走了,你不怕孤單嗎?”
阿和拉住她的手,塞給她一封信,道:“這是明天收到的複書,袁大人在信中說,他一介冬烘、身無長物,若蒙尚儀不棄,有緣結為連理,實乃此生洪福。我想再問問你的意義,你若情願,我就下一道懿旨,給你二人指婚。”
在吳國時,有一陣子,阿和迷上了星象的學問,便經常去弘文館拜訪。弘文館有一名袁大人,學富五車卻又有幾分墨客氣的笨拙。這位袁大人當年也是二十幾歲的年紀,尚未在京中置業,是以起居都在學監當中。阿和換了男裝,常與其他幾個宗室後輩一起,去弘文館玩耍。袁大人有空時就帶他們上天文台,看星星看玉輪。周尚儀不放心,以是一向跟在擺佈,一來二去就都成了熟人。看星星要比及早晨,周尚儀見趕不上回府用膳,就借了學監的爐灶做點飯菜。兩個大人帶著孩子一起吃過後,袁大人又帶著小郡主上觀星台解讀星象。
元坤一笑:“嘴巴真甜。好,朕抽暇就多陪你。不過朕可不會做點心,你若要給周尚儀指婚,得讓她從速把技術傳下去才行。”
阿和笑道:“臣妾愛吃不假,幸虧愛吃的東西都算家常菜,縱使禦廚們都返國了,薛尚宮也能做給我吃。”
元坤見她被薛尚宮搶白,笑得停不下來。阿和拉著他回到書房,元坤獵奇:“都這麼晚了,還來書房乾嗎?本來阿和喜好跟朕一起呆在書房裡啊……”說罷,又想湊過來親個纏綿悱惻,被阿和一把推開了他的臉。
薛尚宮比周尚儀還要年長一些,又是個直乾脆子,乾脆地回絕道:“回稟公主,小人不想返國也不想嫁人,更首要的是,若冇有小人每天為公主講授《女則》,隻怕不出三天,公主就能把這泰成宮的磚瓦都翻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