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和_四十三、困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但是接下來的七八天裡,動靜固然源源不竭地傳來,卻讓人更加憂心。

近侍答:“乃是端王郡主,小字阿和,被先帝封為泰成公主,尚與北燕靖文帝。”

末端,太後笑笑說:“你們都很好,哀家看你們幾人都這麼替陛下著想,非常放心。眼下事情多,能為陛下分憂,纔是最懂事的好孩子。”

蕭敏與郭氏不過是些家常閒談,扣問一些族裡親戚的話。到了阿和,太後俄然歎了口氣,問道:“公主可擔憂,若今後吳燕兩國有了牴觸,該如何是好?”

阿和悄悄地搖了點頭,格外沉著地說道:“山陽軍氣力薄弱,各地留守軍一定能一戰即勝!如此一來,吳國隻會墮入到內鬨當中。父王歸天以後,宗室當中再無能夠獨當一麵的將領。各地留守軍雖說都是皇伯父汲引出來的,但派係爭鬥愈演愈烈,難保冇有私心。此次的兵變的山陽軍,本是皇伯父倚重的權勢最大的一支親衛軍,冇想到竟然會為廢太子所用。”

厥後又傳聞,除了幾個抵死抗爭的大臣被下獄或處刑了以外,新帝的朝議總算是勉強開端了。燕國和其他周邊小國的使臣也從囚禁狀況中開釋出來,但是一舉一動必定還是被監督被限定的。能夠出入驛館老是功德,燕使開端用各種渠道向海內通報動靜。

這場困局還隻是一個開端,接下來的局麵隻怕會更加艱钜。

新帝和擁立有功的山陽軍一戰得勝,很有些誌對勁滿起來。新帝接連召見了周邊諸國的使臣,要他們持續對大吳、對本身稱臣,使臣們躊躇不決,隻得趕緊修書返國,請君主示下。燕國使臣也被“請”到宮中赴宴,新帝杯酒談笑,說但願靖文帝陛下與先帝定的盟約在他的治下仍然有效,他也情願與北燕交好,共圖大業。燕國使臣不卑不亢地說道,此事要看陛下的情意和吳國的誠意。

直至深夜,禦書房的燈火纔算燃燒。如果平常元坤大抵就在前殿歇息了,因為第二天一早還要早朝。現在晚,元坤曉得阿和在等他,元坤還是連夜去了泰成宮。

母親端太妃還在吳國的都城,說白了,就彷彿人質一樣,如果廢太子有甚麼要求,隻怕她也不得不承諾。

正說到此處,太後命人將新茶呈上,趁便開端與世人問話。

唐尚儀也道:“小的會立即去查蕭氏家屬好處最大的幾宗貿易,到時候還請公主裁奪。”這一點唐尚儀與長於主內的周尚儀分歧,倒是有點薛尚宮第二的味道。唐尚儀實在也是耳聽八方、動靜通達的人物,這燕宮裡大大小小的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睛。

隻是本身現在實在是冇甚麼表情應對那些查問。

阿和勉強笑了笑,道:“陛下也說了,廢太子現在另有一堆爛攤子要管,應當不敢跟燕國挑釁。反倒是,吳海內部如果抵擋不止,廢太子倒是會來尋求燕國的支撐呢。”

太後道:“這一年看你,倒是個懂事的孩子。隻是家世拖累了些,是以冇法立即給你璽印和玉牒。等你家兄弟立了功,封了個爵位,天然會把東西都補上的。”

“公主,太後派人來了,說是請公主去嚐嚐本年的新茶。”唐尚儀在身邊說道。周尚儀走之前,保舉了這個沉寂溫婉的女官來當本身的繼任。唐尚儀閨名玉芙,人也還年青,二十出頭的模樣。她做事非常周到殷勤,與忙於外務的薛尚宮火伴剛好相得益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