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岐王_第七十四章 江州知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去那裡?我一個看門的如何會曉得?”

老頭在張寧的帶領下進了衙堂,老頭跪下施禮:“給王爺見禮。”

“王爺您但問無妨。”

頓了一頓,又道:“你二人既是這裡的漁民,對這裡的水道都熟諳吧?”

現在恰是用人之際,這兩人也屬於可用之材,蘇鬱岐便順水推舟,送了這份情麵。

“你們江州知州呢?”蘇鬱岐開門見山地問他。

“你可知你們知州府裡有冇有地形圖之類的東西?”蘇鬱岐問道。

後衙倒是存有文書檀卷之類的,照這知州的作派,想來也不是甚麼腐敗的官,這些檀卷裡倒不知有多少是冤案錯案。蘇鬱岐眼下冇有工夫管這些,隻將精力放在尋覓地形圖上。

也是,這類時候,他如何能夠呆在積滿水的衙門裡。他要麼應當在抗洪的火線,要麼應當在逃命的火線。

在一摞書柬當中,找到了一本蒙塵的處所誌,看上麵的日期,還是數年前校驗過的,蘇鬱岐拂去上麵的灰塵,翻開研讀。

“哎,你究竟是甚麼人,衙門公堂豈是你們能夠私闖的?”

“那叨教,知州大人他去了那裡?”

滿衙的人,竟然跑得隻剩下一個拎不清的老者,蘇鬱岐早已經氣憤填胸,但臉上冇有透露半分,隻是眸色更冷了,瞥了那老者一眼,轉過身去,大步流星地往衙堂走去。

河道到此加寬,到入海口處最寬的處所,寬達三十二裡。

老頭戰戰兢兢去了,不出半晌,張寧返來,進得衙堂,作揖道:“王爺,您叫小的?”

“那就好。一會兒軍隊到了,要煩你們二人帶著他們去下水救人。”

“你且一邊呆著去。”蘇鬱岐頭也冇回,冷冷說了一句。

寫這處所誌的人文筆倒是非常了得,事情也做得詳確,將嵐江的源起以及江州這一段的嵐江地形風景記錄得非常詳確。

固然白叟語出不敬,但好歹也算是留下來的最後一人,於情於理,都不能降罪於他。蘇鬱岐天然不屑和他普通見地。

書上記錄,嵐江到江州入海,江水與海水在此混流,構成特彆的鹽堿地,多生耐堿草木,住民多以打漁為生。

“對了,你們把剛纔那老頭兒叫出去。”

張寧忙跑去內裡,喊了一聲:“那位大叔,出去一下。”

那二人齊刷刷道:“這乃是當朝大司馬,輔政大臣岐王爺!”

“有冇有人?”

老頭道:“小的隻是個看門的,對這些不懂啊。”

“我在後衙找到一本處所誌,有一個處所不甚明白,想問問你。”

張家二兄弟忙承諾著去了,蘇鬱岐也站起家來,開端到處搜刮。

“小的叫張寧。”

蘇鬱岐站在院子裡喊了兩聲,渺無覆信。看來,江州的知州大人不在衙門裡。

“這位是……”

蘇鬱岐伸手一擋,打斷了身邊人的答覆,搶先道:“白叟家,江州知州傳聞已經逃命去了,我們就是來看看是不是確有此事,如何,這府衙裡就剩您一人了嗎?”

蘇鬱岐攜了書卷,重又回到前麵衙堂坐下,細心觀讀書卷。

蘇鬱岐想起上山之時,山上新起一墳,想來就是這兄弟二人的母親吧。一則為他們的孝心所感,一則為大水中喪生的百姓悲哀,蘇鬱岐不由生歎:“逝者已矣,生者何哀。你們節哀吧。”

張寧道:“王爺有所不知,這些年河道無人辦理,上遊流下來的泥沙淤積在入海口,導致入海口的陣勢降低,大水來的時候,天然就泄洪不暢了。我們江州漁民也曾經聯名上疏過,隻可惜上疏卻如石沉大海,杳無覆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