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醒來時,安陽隻顧著打量四周的環境,卻忘了現在的處境,對原主的身份與現在的期間一無所知,合法安陽無措時,腦袋突地像要爆炸一樣,鑽心的疼,接著大量資訊湧入腦海,兩盞茶過後,安陽緩過神來,才曉得原主也叫安陽,年十八,幼年便失了阿爹阿麼。想到這,安陽抹了抹額上的汗,讚歎造物主的奇異。
安陽理了理思路,大抵體味了現在的狀況。今是武朝元年,新帝即位,大赦天下,廣施恩澤,減免了二成賦稅,因此村裡的人歡樂鼓勵,喜不自禁。原主也被李阿嬤叫去家裡慶賀,飲了一兩酒,回到家便人事不省。第二天安陽變成了安陽。
從原主的影象中得知,該村名為上安村。村長姓安,名虎,開朗直正。不然也不會一立便是二十年。而這李嬤嬤便是村長的夫郎了。村長家裡在村裡是數得上的,以是纔有才氣一向佈施原主,直到其長大成年能夠贍養本身。
原是這個天下並冇有女人,隻要男人,而男人又分為哥兒與小子,哥兒額上有一點印記,比較肥胖,擔負生養子嗣的職責,而小子比較健壯,擔當起養家餬口的重擔。哥兒額頭上印記的色彩代表著生養才氣,色彩越深,孕育子嗣的才氣越強。想到這安陽抹了抹額頭,幸虧原身是個男人,並且安陽本身是一個隨遇而安的人,再加上長到這麼大也冇有碰到過心動的人,以是也隻是讚歎了一會兒造物主的奇異,便也從心底接管了。對他而言,朋友是男是女不首要,隻要閤眼緣便夠了,並且不消被壓再好不過了。拜收集小說所賜,這方麵安陽還是體味的。
點上土灶鍋,也幸虧安陽自小便獨立,學了做菜後,打仗的鍋灶很多,纔將這大柴鍋撲滅。淘了一些糙米,燜上,燒起火來,不一會兒傳出了陣陣米香。熄了火,安陽將飯菜端上八仙桌,坐在炕邊,吃了起來。吃完飯後,將鍋灶碗碟涮洗潔淨,安陽策畫起現在的餬口。
很明顯,這個家現在家徒四壁,本來也是有過好風景的。可在原主七歲時,阿爹去鎮上打工傷了身材,落下病根,買藥花光了家裡的積儲,可還是冇能留住阿爹的命。原主的阿麼與阿爹自小便是青梅竹馬,豪情深厚的很,阿爹去後冇多久,阿麼憂思太重也跟著去了,隻剩下了小小的七歲孩童單獨餬口。原主的阿麼出身於一富戶人家,也是小有資產的,再加上隻要阿麼一個孩子,陪嫁嫁奩也有很多,六畝的上好水田,一匣子上好的金飾,可治病與購置爹麼的後事,已經破鈔了七七八八,隻剩下了一支金嵌玉的梅花簪,是留給原主娶郎生子,作為傳家寶傳給兒夫郎的。
簡樸的吃過晚餐,安陽便揣摩了起來,家裡的糧食所剩無幾,而手上的銅板也隻剩幾百文了。雖說有支金釵,但那是傳家的寶貝,動不得。看來要進山看看了。
安陽捏了捏有些瘦的胳膊,歎了口氣,也隻能漸漸養了。
失了爹麼,又冇有其他親人活著,原主與安陽一樣成了孤兒。冇了親人,但李阿嬤與自家阿麼是手帕交,又及為喜好原主,便從旁一向照顧著,不然當時一個七歲稚兒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