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是編粗淺之言,以明拳術極深之理,繁複之式,能通拳法至妙之道。
凡例
12、是編每一式各附一圖,使八卦拳之道理及性子,實在發明,用以達八卦拳之精力,才氣奇妙,因知各拳各式相互聯絡,總合而為一體,終非散式也。
中華民國五年四月孫福全序於京門
4、拳中數形,不過作萬物之綱領,若習熟諳,則縱橫聯絡,全部分歧,不唯取數形數式習之則已也。朱子雲:蓋民氣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儘也,是以拳術始教,即凡全部之式,萬物之形,莫不由於數式數形而時習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穿焉,則萬物當中目有所見,心有所感,皆能師法,彼之機能,而為我用矣。
餘嘗自揣三元性子;形意比方鋼球鐵球,表裡誠篤如一;八卦比方絨球與鐵絲盤球,四周小巧透體;太極如皮球,表裡虛靈,有有若無,實若虛這理,此是三元之性子也。形象雖分三元,要不出人丹田之氣也。六合人三才,亦即太極一氣之風行也,故三家合為一體。今後好武諸君,務去相互之見。諺雲:一處不到一處迷。此言良非虛謬。吾人練藝,總要與同道中人相互研討,始能無益。然八卦拳學,不知創自何代何人,前吾師程先生,亦未知其源流。但雲此技古時未傳於世,多數隱於釋道兩門。至前清有董海川先生,直隸文安縣人,平生好武,嘗遨遊四方,一日至江皖處所,遇一異人傳授此技,數月得其精奧。後至北京傳授弟子多人。餘師亦在其數。今後諸弟子又各傳門徒,此技之妙,遂傳播於社會矣。但此拳俱是口傳,並無譜可證,或間有抄本附會之說,並無教科入門堪作真本。且有者多存私心,不肯輕示於人。現精此技者雖不乏人,然隱於世者多,傳與人者少.社會後生弟子傾慕此技,因無冊本可考,又不得口傳授受,遂令人舉步望洋而生止足之歎。餘得程先生傳授後,朝夕練習,又有李先儲存義亦精是技,經常唆使,數十年略得此中梗慨。思欲立譜以傳後代,然無根據在前,誠恐鑒定有謬。但步步循理假想,夫太極八卦形意三門,實出一人遺傳,蓋萬物生於一理,拳門生於一氣,理既相合,而形又何彆?孔子雲:吾道一以貫之.餘所著形意拳學,表麵由明善以複初,亦即萬殊一本之道也。故公餘之暇,探輯群言,付以己意,不揣冒昧,遂將所習之技,編輯成書,以聊助愛技擊後代欽好者或作入門之徑,是則餘之誌也。餘本軍人,才短於文,書中有分歧之處,望乞諸君子隨時唆使為感。
10、此拳不但便於小我獨習,若人數浩繁,或三五人同一圈習,或數十人同而習之,或數百人亦可分數圈而習之,再多亦均無不成。
1、是編為修身而作,取象於數理,立體於卦形,定名於拳術,謂之遊身八卦連環掌。內藏十八膛羅漢拳,兼有七十二截腿,七十二暗腳。至於點穴、劍術、百般兵器,均於拳內含藏。以上諸法,皆以實施體育,強健筋骨,庇護身材為正宗。
11、此八卦拳術,乾係全部精力,而能卻病延年,又不但於習拳罷了。
中百姓國五年十一月直隸完縣孫祿堂自序
2、是編標舉八卦拳生化之道,大綱挈領條目井然,其挨次,首自虛無式而起,至太極情勢,此二者為八卦拳之根本。由無極式提及,乃至於神化不測之服從學終,是為全編條目。內裡起點,進退伸縮,竄改諸法,一一詳載。練習時,凡一動一靜,按此定法,不使龐雜。則此拳之全部大用,神化妙用之功,庶幾有得,可為世道用行舍藏之大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