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氣穩定。是以賢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有為,則無不治。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整天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何如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視之不敷見,聽之不敷聞,用之不敷既。
唯之與阿,相去多少。善之與惡,相去如何。人之所畏,不成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世人皆不足,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世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覺得文,不敷。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有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世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有為而無覺得﹔下德有為而有覺得。上仁為之而無覺得﹔上義為之而有覺得。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實在,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