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負罪名的士兵_第21章 巡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雅間安插的素淨清雅,牆上掛著一幅書法,葉首誌細心看去,隻見上麵寫得是皖江菜品:菜花甲魚菊花蟹,鰣魚來在刀魚後,春筍蠶豆荷花藕,鵝鴨肥時在金秋。世人看了都說有些意義,問是誰的手筆,汪施才笑而不答。劉賢臣湊上去看了落款,笑著說:不是彆人,恰是汪先生的高文呢。大師七嘴八舌地恭維了一番。

吃結婚宴,葉首誌便與劉賢臣告彆,約好秋收之前回葛順主持鄉政,衛皖留下庇護劉賢臣。葉首誌與衛南乘船當晚趕到了章渡,葉首誌找著張元壽聊到半夜。張元壽奉告葉首誌,六月份頑軍四次打擊新四軍,都被我們打退了。比來的一次是在蘇北的郭村戰役,毀滅頑軍三個團。葉首誌問:情勢如此嚴峻,軍部有何籌算?張元壽說:客歲周恩來同道來軍部觀察時就提出了“向南穩固、向東作戰、向北生長”的目標,看中心的意義,軍部遲早要北移。

皖南山區的婚嫁非常講究。劉賢臣的婚事早已定妥,兩邊換庚帖、男方下聘禮、女家送嫁奩都已做過了,就等著迎娶新娘了。六月初八這天一早,劉家派出四個男丁,一頂花轎,兩個後代雙全的婦人和一班子吹鼓手,由媒人帶領,吹吹打打地去十幾裡外的仙源接新娘去了。遵循本地民風,新郎隻需在家等待就行,不必親往迎娶。

從宣城出來後,葉首誌一行直接去了涇縣,他們現在的身份又規複到了之前,劉賢臣還是皖南茶商,其彆人都是管家侍從甚麼的。傍晚時分,他們來到了坐落在縣城街上的“順年飯莊”,老遠就看到門客盈門,買賣昌隆。他們在飯莊劈麵的堆棧安息下來,等客人少些的時候,跟著汪施才進了飯莊,伴計將他們引到雅間,泡上熱茶,就傳菜去了。

一天半的風景,劉賢臣回到了三門鄉。劉賢臣領著葉首誌先是回家看望了父母,接著就去拜訪了叔父劉景之,白叟見侄兒服從返來結婚,表情大好,新婚穀旦已經選好,後天是舊曆六月初八。劉景之要他婚後在家多待些日子,好好陪陪父母。劉賢臣點頭應允。

謝俊勝一來,就陳述了葛應耿的事。葛順鄉來的團丁熟諳葛銀根,有一次謝俊勝帶著他們藉端去了縣黨部,認出了葛應耿就是葛銀根。謝俊勝已經對西津渡采納了庇護辦法,但對茶棧冇有體例。幾人籌議了一下,茶棧已經透露,決定裁撤這個聯絡站,安排華陽幫在蘇南句容、丹陽建立交通聯絡站,串連與蘇南、蘇中新四軍的聯絡。葉首誌叮嚀謝俊勝,現在情勢更加龐大,要進步警戒,一旦環境有變或身份透露,要能把你的中隊安然地拉出去。

飯菜上桌了,四菜一湯:臭鱖魚、毛豆腐、清炒竹筍、回鍋肉,一盆老鴨湯,一小桶蒸米飯。對於平時吃慣了營地飯菜的他們來講,這是可貴一見的甘旨。世人連酒都顧不上喝了,鼓起腮幫子大吃大嚼,轉眼工夫就見了盤底。遵循葉首誌定的端方,營地平時嚴禁喝酒作樂,他始終以為酒能掃興,也能亂性,更能誤事。大吃大喝也屬製止之列,當官的帶頭吃喝,離開兵士,滋長奢糜民風,嘴巴吃刁了,還能再去刻苦嗎?不過明天隻是可貴一次,不必過分當真。

從涇縣出來幾人就分了手,汪施才和張扶海要去蔡村和溪口查抄遊擊區事情,運輸隊的人也一同返回。葉首誌伴隨劉賢臣回承平結婚,通訊員衛皖、衛南隨行。四人從涇縣雇了一條快船,沿青弋江往南駛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