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良臣把大媽身邊的病曆袋拿過來,又看了看上麵的姓名“徐文進”,細心打量了一會兒大伯的麵孔,一下子握住他的手,用顫抖的聲音說:“徐教員,我是您的門生,石良臣呀!”
大媽阿誰一向站在車窗外的兒子跟著列車跑了幾步,給媽媽招動手,嘴裡還在喊叫著甚麼,他是對兩個白叟不放心。大媽從車窗外收回目光,在手提包裡取出一個病曆袋,戴上老花鏡,一頁一頁地看起病向來。
播送員提示送客人的支部屬車,劈麵的小夥子倉猝站起家來,對大媽說:“媽,我走了,到了北京彆忘了讓我姐給我打個電話。”
“不,是出公差,事情辦完了,回北京。”方做事答覆,他又問石良臣,“石教員您這是?”
大媽轉頭看到這邊的架式,著了急,對石良臣說:“待車上的人下完了,女兒和半子就會上車來接老頭,讓我家半子揹他,你一早晨冇有歇息好,不能再揹他了。”
石良臣在故鄉的這幾天,餬口冇有一點規律,都是深夜一兩點鐘才氣睡覺,本來想在火車上好好地歇息一早晨。但是現在不管大媽如何勸他,他都不肯意躺下睡覺,非要對峙披著大衣坐在徐教員身邊,要好好地照顧教員一個早晨。
“彆爭了,徐教員必然由我來背。二十多年前的一個禮拜天,我因為身材不舒暢冇有回籍下家裡,夜裡在黌舍寢室裡建議了高燒,是徐教員和同寢室的一個同窗輪番把我背到城關病院。當時我伏在徐教員背上就想,有朝一日我必然也要背一背徐教員,現在有了這個機遇,我能讓給彆人嗎?”石良臣邊說邊做好了背教員下車的籌辦。
躺在鋪位上的徐教員睜大眼睛,悄悄地搖了點頭。二十多年了,石良臣剛從戎時給他寄過兩次信,厥後再冇有聯絡,更冇有見過麵,他已經不記得這個門生了。
“我姓方,北京軍區政治部的做事,您客歲到我們那邊去講過兩次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