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京華_第十三章 七夕(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個簡樸,待詞填完以後,會當眾朗讀出來,填的好天然呼聲就高。當然,如果觀眾評判不出來,喏,三樓上麵坐著的,可都是名儒大師。”

“開端了!”

主持人宣佈了題目,緊接著就有一名侍女端著一個香爐走到了前麵。將香爐放到轉盤斜火線的一張早已擺放好的案子上,插上一炷香,用火摺子撲滅,跟著一聲鑼響,宣佈著計時開端。

“你之前冇來過?哦...忘了你之前還真冇來過。”

沐迅在一旁耐煩的講授道。

此時,主持人已經說完了致辭,挨個先容完三樓和二樓的“佳賓”們,走到了轉盤旁。

“落哪了?落哪了?”

從人群中艱钜的擠了出來,重新回到大街上,柳邕感受鎮靜了很多。隻見他手中抓著一個穿戴五綵衣裳,手裡捧著個嫩綠色的蓮蓬,頭上戴著荷葉帽子的胖娃娃,端是敬愛。

柳邕的左手現在還疼著,內裡一跳一跳的,模糊有些發脹。前天被“孟半仙”打了掌心以後天然冇有表情去“甜水巷”逛逛,而是直接跑回了家。

這是一家不大攤子,南北有兩丈寬,兩旁是賣茶飲和花瓜的攤子,背對著的則是個炒涼粉的攤子。攤主在地上鋪了一張大草蓆子,席子上麵又鋪上一層紅色的粗麻布,粗麻布上又是一層細絹,細絹上麵擺放著上百個各種形狀各彆的娃娃,不異的是頭上都倒扣著一片荷葉,臉龐圓潤,舉止憨態可掬,自帶嬰兒肥。而材質則有泥捏的,有木雕的,最小的有一寸長,最大的則有兩尺多高。每一個娃娃上麵都壓著一張紙片,上麵寫著娃娃的代價,從三五錢到上百錢不等。

“那如何判定誰寫的詞最好呢?”

明天潘樓請了好多位近時在東京最為馳名的才俊才子...瞧,二樓靠窗的那幾個都是。至於都是誰,裡的有些遠,看不大清楚,一會會有先容。

等活動開端的時候,主持的人會去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的時候,指針指向那裡,哪個就是明天的詞牌名,同時,所寫的詞必須和本日有關才行。

柳邕走到肖記磨喝樂店旁的花瓜攤上,買了個香圓也就是香櫞雕成荷花腔子的花瓜,咬了一口,感覺很好吃,便又多買了幾個,分給了身邊的小火伴。

隻見主持人用力轉動轉盤,轉盤快速轉動了幾圈,然後垂垂的緩了下來,終究停到了那邊。

柳洵想了想,歪著腦袋問道。

一行人持續往潘樓走。路上又碰到幾個賣“磨喝樂”的攤子,但技術較著都冇有肖記的好。

《鵲橋仙》,彆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雙調五十六字,前後闋各兩仄韻,一韻到底。前後句首兩句要求對仗。

柳邕幾人來的不晚,但也並不算早。勉強擠了一個還算近的處所,但離轉盤另有必然間隔,看的很恍惚。

王寀略有衝動的說道。

柳邕看了看桌子上“磨喝樂”的代價,不由得吐了吐舌頭。空中席子上兩尺多高的“磨喝樂”才標價百錢,而桌子上最便宜的便在三百錢以上。

“是鵲橋仙。”

楊章衝動道。

未完待續......

不待主持人上前去看,便有幾個離得近的眼尖的觀眾喊道:

在女人們對月乞巧以後,便迎來了飛騰。

柳洵是一群人中年事最小的,才九歲出頭。父親固然在汴都城裡事情,但家在城外,以是他進城的次數並未幾,這還是頭一回體驗汴都城裡的七夕氛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