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生活顧問_第二十九章打聽田價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林依接了承擔,驚奇道:“你們衣裳本就冇幾件,全當了,穿甚麼?再說這當的錢,夠過幾日的?”

林依旁敲側擊這一會兒,終究探聽到了田畝代價,便道了聲告彆,夾著承擔朝城裡趕,一起上暗忖,張家之前買地時,她在旁聞聲過,價最低的田也要二十貫,就算現在罹難,地價賤,恐怕也得十來貫纔拿得下來,而李家的地卻隻要三貫,實在算不得貴了。

楊嬸洗完碗,起家去餵豬,林依幫著她把泔水桶拎到豬圈,再回房取了毽子揣起,但她並未直接進城,而是先走到了隔壁李三家去。李三家窮,獨一三間茅草房,前頭用個籬笆圍起,李三大抵下地去了,獨一李三媳婦坐在籬笆院子裡搓草繩。鄉間院子,按例是敞開的,林依不消拍門,直接走出來,打號召道:“三嫂子,搓草繩哩,我正要去城裡,可有物事要我捎帶返來?”

楊嬸盛了碗粥遞與她,感慨道:“你是個熱情快腸的,定當有好報。”

林依用心問道:“他家賣多少錢?”

丁牙儈聽了這話,卻擺手道:“李三家我曉得,前幾日纔去探聽了來,他家地太貴,分歧算。”

丁牙儈哈哈大笑:“你姑姑定是個不管家的,李三家的地,一年隻收得八鬥糧,你說三貫貴不貴?”

林依到了城裡,先把李三媳婦所托的衣裳當了,再尋到收毽子的店鋪,將兩隻毽子賣了十二文錢,又向掌櫃的探聽牙儈的地點。那掌櫃的見她賣毽子冇有還價還價,內心歡暢,便為她指了個道,稱:“那丁牙儈最是取信,從不耍手腕的。”

丁牙儈想賺一注中人費,美意提點道:“現在有錢人少,無錢人多,冇幾個有本事把錢一次付清的,都是分好幾次來給哩。”

林依將李三媳婦拿來當了藉口,道:“隔壁三嫂子托我幫她當衣裳,我怕當賤了,把城裡的當鋪跑了個遍,這才返來晚了。”

林依福身謝過他,告彆回家。她先到李三家,把當衣裳的錢並當票交與李三媳婦,再才朝家裡去。張家地壩上,擱了很多箱籠,林依猜想,定是張棟一家返來了,她走到靈堂門邊朝裡瞧了瞧,果見裡頭有幾名眼熟的人。楊嬸湊到她身邊,指與她看,最前頭的一老一少,是張棟和他兒子張三郎;後排兩名女子,亦是一老一少,乃是張棟的夫人楊氏,與張三郎的媳婦田氏。

李三媳婦部下不斷,昂首道:“連肚子都填不飽,哪有閒錢買物事。”林依搭話未成,想了想,撿起一根麻繩,道:“我替你把麻繩帶去城裡賣了?”李三媳婦笑道:“城裡人哪兒會買這個,自家利用罷了。”又一句話被堵死,林依正感絕望,想要另尋由頭,李三媳婦卻似想起甚麼,進屋取了一隻承擔出來,道:“幸虧你提示,家裡最後幾件囫圇衣裳,托你拿去城裡當個死當。”

林依早就饑腸轆轆,一氣喝完一碗粥,笑道:“都快吃晚餐了,你還與我留著中午的粥,這纔是熱情快腸呢。”

北宋也有“分期付款”一說?林依深感不測,問道:“如何個分期法,是賣家與買家呀,還是買家與你?”

這番話講得合情公道,加上她本身年紀尚小,丁牙儈未曾有疑,請她坐了,又命個小丫頭上茶,問道:“可有看中的田?”

丁牙儈驚奇道:“未曾想你小小年紀,竟如此聰明。”他向林依解釋了一番,本來這兩種分期情勢,都是有的,如果與賣家談得妥,就是分次付錢與賣家,不消加利錢;如果冇談妥,則先由牙儈墊付給賣家,再由買家分期付錢與牙儈,不過這般行事,須得加些利錢,讓牙儈有個賺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