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_第471章 郡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以是現在李破身邊就隻剩下了羅士信,薛萬徹兩人,他們都是總管府轄下將領,不歸擺佈衛府統管,現在必定是要和張進一起,戍衛於李破身邊了。

桌案上的書冊碼放的整整齊齊,李破掃了兩眼,便也曉得,一邊兒放著的是絳郡戶籍,一邊則放著絳郡的田籍,這是屬於一郡民曹掌管的事件。

好吧,就當你是在謙善了,再要這麼陰陽怪氣的,真當我乃好欺之人不成?

差未幾是大業十年的時候,裴世清因上書諫撻伐遼東事而獲咎,隨後便去官歸鄉接任裴氏閥主之位。

(月票月票)

在刺史府後宅好好睡了一覺,醒來以後,李破便翻查了一遍裴世清送來的各種文冊,和並代兩州各郡做了一番對比,這個時候,他便能越加清楚的熟諳到,不管的絳郡,還是臨汾郡,確切都有著邊地難以對比的上風。

大業十三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南下,因裴氏有殊功於李氏,裴世清受封聞喜縣公,晉絳郡太守,大業十四年李淵稱帝,撤郡該州,本來有詔招裴世清入京任職。

李破飲了幾口,放下茶碗便對薛萬徹和羅士通道:“剋日這裡便是中軍了,你們兩個辛苦一些,以後安插的安妥些,嗯,先傳令給各部,明晚我要在這裡設席接待世人。”

見風使舵是他們的求存手腕,人才輩出是他們的底子依仗,多方下注是他們在追求生長,現當代上,像裴氏一樣的家屬真的未幾,實在那些關西門閥和他們比擬,也就是占有了京師關鍵有那麼點上風,其他的方麵都要減色裴氏很多。

也就是說,裴世清主政絳郡也才兩三年的工夫,卻已是連番轉換門廳,先為隋臣,後歸李唐,現在又投了李破。

通往刺史府的幾條主街都非常寬廣,整齊,約莫也都是隋文帝年間仿照龍首原上的新長安城修建而來,取的也是恢弘之意。

當然河東裴氏的缺點也非常較著,晉陽王氏算是走投無路了才投奔的他李破,裴氏則不然,天下諸侯身邊,模糊約約都能瞥見河東裴氏後輩的身影。

並且一聽就曉得,這位非是不通文墨之人,這些話裡話外的意義,也讓人頗費考慮。

李破坐下,舒暢的感喟了一聲,擺手讓幾小我落座,隨即便有人奉上香茗。

大抵來講,總錄這玩意應當一年小查一次,停止消減或是補充,兩到三年大查一次,完整更新舊有記錄,大查的這一次遵循之前的隋律,應當由京師禦史台派人來一同辦理,並要複錄帶回京師。

這是一套比較完美的統管體繫了,也是漢末戰亂以後,垂垂歸於中心集權的最好表現。

李破翻的是戶籍,直接翻到了前麵,口裡隨聲說著,“我記得裴太守是大業十四年任職絳郡太守的吧?”

為甚麼是大業四年開端,這個題目裴世清冇說,李破想想也就明白了,大業四年恰是漢王楊諒叛反結束以後。

裴世清這個刺史實在當了冇幾年。

除了作為京師諸部辦理處所的根據外,同時也是處所官員考功之用。

“成王敗寇,自古如是,就比如說你裴氏,本日很有幾次之嫌,可異日若能助人成績大業,誰又會來管本日末節之虧?”

這真的是傳聞中崛起於代州的阿誰一勇之夫嗎?話語之間,雖未引經據典,可見事之明,思慮之清,實非常人也。

而晉地諸郡在天下而言,又偏於瘠薄,他現在所謂的基業,實在是還是沾了戰亂的光兒,不然的話,他絕無能夠隻憑邊塞的那些人馬,就橫衝直撞到了絳郡,他現在手裡貧乏的,實在就是真正的產糧之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