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_0384 關中糧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之前李泰因為擔憂雍州等地豪強鄉土權勢太雄渾,隻敢龜縮於洛水一線生長,可現在顧忌就少多了,拿出輿圖來標定幾處他沿渭水來往采風所挑選的幾處地點,叮嚀李孝勇在賦稅到位後便想體例拿下來,興建倉邸用以構建聯絡隴右的物流線路。

僅僅隻是囤積居奇的倒賣利差天然滿足不了李泰,並且自此今後包含西魏霸府在內,能在某一時候段具有如此可觀存糧的環境都微乎其微,天然是要停止一個相對耐久的佈局。

不過如許的事情可一可二而不成三,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偶爾做一次固然收成豐富,但做的多了終歸是不當,談不上是甚麼耐久穩定的收益。

固然西魏相對偏高的賦稅軌製使得布衣小戶即便是在歉收狀況下也難不足糧,但浩繁的鄉土豪強莊園主們卻不受此限定,目睹比年歉收有望而穀價愈賤,天然不能將統統產業都壓在糧食上麵,需求增加其他種類的存儲來增加財產的穩定性。

當然,這些糧食也並非全都是他的,武鄉郡那些渠盟大戶們和凋陰劉氏等陝北胡酋也都有參股,李泰自占比例還不到一半。

李泰之前就算有此先見之明,也操縱不了這麼大一個盤,可現在憑其官位氣力真得說上一句,關中糧王、捨我其誰!老子不但要糧另有槍,誰敢把我當糧倉!

如許的收成,倒是比不上之前劫奪弘法寺那一遭,畢竟行動過於倉促,李孝勇他們為了包管矯捷力,運載才氣天然也就呼應的冇有闡揚到最大。

畢竟在比年歉收的背景下,公眾信心頗足,並冇有自覺插手到對糧食的哄搶囤積中去,而李泰所接收也主如果大莊園主的儲糧,這些糧食流入市場的比例本就比較有限。當然更首要的是眼下已經到了初秋,新糧要不了多久就會收成。

不過兩人還冇來得及入帳坐定,營外便又響起了馬蹄聲,數名大行台帳內親信策馬入營,望著李泰正色說道:“主上著李開府速速前去中軍大帳參議軍務。”

並且即便是有今秋新糧暫解燃眉之急,可接下來又會有一係列目炫狼籍的局勢竄改,西魏也將走上快速擴大的門路,是以在霸占江陵並穩定運營、有效補血之前,關中對糧食的需求一向是一個走高的局勢。

但即便打個扣頭,這些糧食投入下半年玉璧之戰前後備戰耗損也是綽綽不足。隻憑這一點,李泰乃至能夠毫不誇大的說,接下來這半年關中亂穩定,隻要他李伯山說了算,高歡和宇文泰他們算個屁!

有了這些糧食在手,單單下半年一個利差就是一筆可觀收益,高歡將會飲恨玉璧,李泰曉得,其彆人不曉得啊。

這兩天一向在埋頭製定大計的宇文護著倉猝慌的來到營地中,一臉嚴厲的望著李泰說道,並表示他入帳細說。

至於李孝勇等人所帶回的戰利品,天然也是此次行動的淨支出,數量一樣非常可觀。固然大部分都是金玉珠寶與上等顏料、香料,但有陝北大梵刹如許一個穩定的銷贓渠道,這些本來不易變現的財賄便也能夠直接將代價變更出來,約莫在三十多個高敖曹之間。

固然本年大閱提進步行,是讓關中的穀價略有增加,李泰大手筆的買入也進一步的推高了行情,但是顛簸倒也不算太大。

那名親信都督聞言後便愣了一愣,半晌後才說道:“主上分遣諸路走狗傳令,末將等隻是得令招引李開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