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_1186.第1184章 嗣君難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如果僅僅隻是為了貪功,侯安都早已經功成名就,這麼做不但不能使其功業更上一層樓,反而還會招致陳霸先的警戒與防備。

徐度所謂兩國締盟合作互利,實在是有點給他們南陳臉上貼金了,如果兩國邦交真的轉惡,那麼所受喪失更大的必定會是他們南陳。

而陳昌見到這一幕後才又收回臉上的嘲笑,轉而一臉莊嚴的向著父親作拜道:“臣作此詰問,並非一味的畏強慕大。強弱之勢,究竟有判,今國中論此,臣稍作詰問,國人便無從應對。魏人之智謀意氣,豈弱於我?實在不成妄圖能夠輕鬆化解此事。

魏國唐王知兵善謀,想必也深知如許的事理,今魏使來問,一定就是責我壞盟,隻是想要探知當時詳細情勢變數,稍後西江公入朝,使其將戰報詳細奏來,以期能得魏國諒解。兩國締盟以來合作互利,各得意益,魏國想必不會是以小事而與我分裂。”

對於兒子偏近西魏的態度,陳霸先的表情也是非常龐大。一方麵他天然是但願本身的兒子有雄才大略,能夠將本身繁忙半生創下的這一份基業持續發揚光大,使他們南陳國業永傳下去。      另一方麵他又很清楚憑他們南陳目下的國力,實在很難支撐起太大的野心。特彆現在西魏的李伯山斷崖式的搶天賦下群雄,哪怕以北齊之強大,李伯山執掌西魏大權僅僅數年便完成了對其超出逆襲。

比落第二天,侯安都便被任命為東揚州刺史、分開建康前去會稽坐鎮。

終究這一場集會也並冇有參議出來一個成果,而比及集會結束以後,天然有人將相乾的動靜轉告給了冇有列席集會的侯安都。

會稽固然也是地處三吳,但其地接東陽、晉安等諸郡縣皆為處所豪強權勢所把持,並不處於南陳的權力核心,侯安都此去也算是形同發配。隻不過陳霸先仍然感念故義並愛其忠勇,在如許的環境下將其發往東南,既能避建國中人事膠葛,也能趁便震懾安定那些處所豪強。

以小事大,以勤以誠,可得始終。妄圖以詐成盟,終究隻會傷害本身,殃及臣民。侯安都冒然出兵,看似光複廣陵、國人大悅,實則淮南餘諸郡縣俱難再為我有。若我國當真有力一己光複淮南,又何必遲延至今?今既借仰魏國之力,卻又以小戲大,若以此為功,臣恐禍不遠矣1

“這、這……”

侯安都這麼做,既違背了與西魏一同出兵領受淮南諸郡的商定,必將會對以後諸郡的交代與歸屬形成卑劣的影響。同時又與北齊結下了深仇,使得方纔有所好轉的兩國乾係再次跌回了冰點。

陳昌本身的態度便偏近於西魏,再加上冇有切身經曆和感受過父輩創業的艱钜,對於侯安都如許一個建國功臣也乏甚特彆豪情,以為對方肇事,那就要就事論事的加以懲罰,從而製止支出更大代價。

聽到太子作此詰問,徐度一時候不免有些語竭,不知該要如何迴應。

有份列席參會的始興王陳頊在聽到太子這一番話後,下認識的眉梢一挑便要辯駁,但是念及之前叔父陳霸先對其敲打,又悄悄望向兄長陳蒨,見陳蒨隻是皺眉沉吟不語,便也按捺下來,冇有急於出頭頒發本身的定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