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_1192.第1190章 某等願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有兵長看到這一幕後,當即便神采一變,指著那棄械喊話投降的軍士怒聲嗬叱道,但是其人話音剛落,頓時便發覺到周遭世人望向他的眼神都變得傷害起來。

“城上兒郎,是否識我?”

“啟稟主公,城南諸營營主又來府前求見、催請資糧。”

城外侯莫陳接踵續喊話道:“唐王有令,月前便要儘據河洛,眼下仍未克者唯此金墉殘城罷了、唯此城中疲弱士眾罷了。我不以貳事之醜,乞請唐王恩準我前來勸降,城中有我舊識、有我故屬,我並不是要將你等為我邀取榮爵,隻是但願能夠保住你等性命。

城頭上世人聞聽此言,群情聲更加混亂起來。因為之前戰事首要產生在汾水與沁水之間,侯莫陳相叛逃南投也是產生在那邊,河洛方麵遭到蕭瑟多時,動靜也相對閉塞。

不過跟著時候的推移,環境卻始終冇有產生甚麼好的轉機,這也讓獨孤永業心中棄取的天平逐步產生了偏移,不肯再困守孤城。

但他作為洛州刺史,本職任務還是要守住金墉城,在朝廷未有明白指令下達之前,一旦挑選突圍,失利了當然是一了百了,但就算是勝利了,也一定就不會有其他的費事。

幾名將領皆是北齊降將,為首一個恰是不久前投降西魏的原白水貴爵莫陳相,其他幾人也都是之前曆次交兵中被西魏所俘獲或直接投降的將領。現在他們來到這金墉城外,企圖如何天然是不言而喻。

實在獨孤永業也並冇有睡去,隻是趴在案上於兩臂之間細心打量著麵前的木紋,腦海中則處於一種放空的狀況,固然也聽到了親兵的腳步聲與稟奏聲,但卻懶於迴應。

侯莫陳相站在城下,仰臉望向城頭上方,不待城上守軍答話,他便先自嘲說道:“或有軍士欲言,此叛國老賊合該一死,如何另有臉孔入此相問?      老夫兵馬半生,曆陣數十,信都建義以來,前後為高氏父子捐身效力、灑血數鬥,可謂至誠,唯齊主殘暴不仁,坐擁天下半壁,竟不能容此一虔誠老奴,以是踏出國門、義無反顧,幸在唐王仁義收留,得以活命至今。”

城頭上,有親信入前小聲叨教要不要用鼓號聲壓抑住侯莫陳相的喊話聲,獨孤永業倒是如有所思的緩緩點頭,隻在口中沉聲說道:“受困多時,若再持續掩人耳目,情麵不免更加驚奇、重生怨氣。”

校場上的這些徒卒都是在守軍當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兵勁卒,分歧於府外那些缺衣少食的諸營營卒們,他們飲食都有充沛的供應,能夠保持暢旺的體力,並且另有力量停止每天的練習,將身材保持在鼎盛狀況,這便是獨孤永業籌辦用於突圍的最背工段。

他作此安排也並不是一味的苛待軍士,而是因為城中所積儲的物質實在是已經到了將要難覺得繼的環境,如若再不加限量,很快所剩未幾的糧草都會被耗損一空,到時候環境必將會更加的絕望。

“將軍且慢,願降、某等願降1

此時的金墉城外,正有千數名魏軍卒眾列成方陣,緩緩的向著城池推動而來。城頭上守軍見到這一幕,心中自是倍生警戒,各自緊握動手中的兵刃籌辦戰役。

城頭上世人聽到這喊話聲,本來還在群情紛繁,很快就變得鴉雀無聲,有的低頭深思起來,有的則轉頭望向同在城頭上的主將獨孤永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