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紀事_110.謀事在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嘉語得了閒,不過幾次追思與推算。

以時人標準,他膝下的後代不算多,在此之前,就隻要昭熙一枝獨秀, 那約莫與他冇如何納妾有關。府中歌伎舞姬侍婢實在是有的, 但要正兒八經汲引了做妾,總感覺無此需求——何必去惹老婆不快呢。

後宅的家長裡短,隻是便於她梳理家屬、權勢之間的好處乾係。但是天下之大,這也不是最首要的。

但是反過來想,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江南江北,畢竟不能一概而論。

到底三兒要緊。

說到底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幸虧她也不算是全無所得。如果蕭阮仍能如疇前普通順利拿到兵權返國,而燕朝分裂,有力南下,那天然是她賀蘭袖笑到了最後。但是現在蕭阮一定有這個機遇。

除此以外,朝局也不讓人放心。

轉眼陽春三月,草長鶯飛,茯苓來報,說謝雲然來訪。

投機的人大能夠投機,但是他能有明天,多少得太後之力,元景昊本身內心稀有,就算他故意往天子那邊靠,天子也不敢信。

罷了。她冇再說要剪頭髮做姑子去他就該阿彌陀佛謝天謝地了, 元景昊隻能這麼自我安撫。

這年正月,王妃給他生了個兒子, 取名昭恂。三兒那張烏鴉嘴, 也有說中的時候, 實在讓他喜出望外。

更何況最首要的或許還不是找出那小我。嘉語歎了口氣。

又傳聞太後成心贖滯留金陵的鹹陽王回京。鹹陽王是清河王的弟弟,想必是一種賠償。

小尼姑不識字,學話卻有模有樣,各自跟著師父出入洛陽城裡貴族家世,目中所見,耳中有所聞,源源不竭都傳回到嘉語這裡。動靜堆積,交由半夏、茯苓清算。開初手生,到嘉語指導了小半月,垂垂就不消再操心。

當然也免不了捱上王妃幾顆白眼——那也是可喜的。

在兩宮分出勝負之前,羽林衛統領的位置,舉足輕重,擺佈難堪。有句話叫“兩姑之間難為婦”——一個婆婆已經很難搞了,何況兩個!

賀蘭袖的心高氣傲,她疇前也不是冇有發覺,隻是冇當回事。到她貴為皇後她都冇當回事。該死她被記恨。現在賀蘭袖與蘇卿染並聘為宋王妃。但是宋王妃不會是她的終縱目標。賀蘭袖冇這麼短視。

賀蘭袖要甚麼,一言以蔽之,繁華繁華。

元景昊狐疑太後屬意昭熙——昭熙固然並不比元十六郎和元禕炬年長,畢竟在軍隊裡曆練過,又有他在背後撐著。

讓他煩惱的是兩個女兒。

以是父親會倒向太後。即便現在還冇有決定,終究也必定是如許。不管為了王妃,還是因為天子猜忌。

元景昊在揣摩天子大婚的時候,嘉語也在想。

那些導致今後天崩地裂的大事,發源於哪個不起眼的細節,大多數人都看不到。張家被燒,嘉語疇前也傳聞過,乃至那一日她還路過,目睹有人跌跌撞撞從張宅裡奔出來。但如果不是厥後周樂幾次提起,她約莫還會為朝廷順利彈壓動亂而歡暢,決然想不到這把火,就是燕朝毀滅之始。

是誰泄漏了風聲呢,張仲瑀的上書?嘉語也細心想過,但是上一世她還不知世事,這一世她不在京中。

不過現下京中第一件大事,還是天子大婚。皇後最後敲定陸家的女兒,在他料想以外。於他來講,皇後的人選,姚佳怡是上佳,退而取其次……實在他表示過王妃賀蘭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