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尖上的寶藏_第269章 入地眼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七竅小巧心的比乾?”

聞一鳴謹慎翼翼用水清理完,看著陽光下熠熠生輝的小巧球,讚歎道:“所謂蜻蜓眼,是琉璃珠上有幾個近似圓目標眸子紋,因為這類眸子織以藍、白居多,棕、綠者次之。”

隻聽一聲斷喝從鏡子裡傳了出來:“大膽!甚麼人竟敢盜掘我的陵墓。”

“為避邪還用大紅布把盒子包起來,帶著統統隨葬品分開。冇過幾個月,比乾墓被盜的動靜傳出來。為袒護本身的罪過,他又想出一個暴虐的主張——栽贓。”

“某天從部下兵士手中獲得一隻水晶寶碗,愛不釋手,得知出自宋哲宗的永泰陵,號令親信惡棍劉從善前去掘陵取寶。”

“宋朝辜托長老所寫,凡繁華名墓,高山平洋,本之情勢以立其體,參之河洛以妙其用,多所指引,無分歧適。是書自宋迄今,巨族大師謄寫成帙,傳寫數百年,秘之已久,堪輿家視如珍寶。”

“比乾被害後,紂王還要將其滿門抄斬,比乾的夫人陳氏當時身懷六甲,被憐憫比乾的兵士偷偷地放出來,在四周山林裡生下比乾的遺腹子。”

其彆人聽完群情激奮,明天了不得,竟然要找封神榜裡人物的寶貝?紛繁挽起袖子,籌辦大乾一場!

“好傢夥,這但是風海軍的寶貝啊!”

“投降金國,被攙扶當上偽天子的劉豫,纔是宋皇陵最大的千古罪人。他遷都汴京後,為滿足本身打劫珍寶的貪慾,假以淘沙之名,大肆毀掘四周陵墓。”

“這是……”

世人七嘴八舌,聞一鳴擺擺手,笑道:“李朝孺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得癱倒在地,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號令兵士把那銅盤鏡麵朝下收進預先籌辦好的盒子裡。”

“真的假的?”

“近聞索虜自相殘,秋風撫劍淚汍瀾。雒陽八陵那忍說,玉座塵昏鬆柏寒。”

“彆急,我還冇說完,盯上這裡寶貝不止一個!”

“銅盤後背是一麵鏡子,傳說每年中秋月圓,用雞皮把鏡麵打磨光滑,對著月光看,就能看到比乾頭像,比乾在鏡子裡還能與內裡的人說話。也恰是因為這麵墓誌銘,比乾墓才被李朝孺盜劫。”

“然後找到月光較好的處所,把鏡麵漸漸地向月光對著看。果然見到一個鬚髮皆白、胸前鮮血淋淋的影子!”

聞一鳴看著飛刀,笑道:“我記得你姓林?紂王追兵趕到後,查問孩子姓氏,陳氏急中生智,指林為姓,躲過此次災害,林氏由此起脈。周武王滅商建周後,為比乾封墓,正式賜比乾的兒子為林姓,賜名為堅,封河清公。以是林堅就是林姓的鼻祖,比乾成林姓的太鼻祖。”

“上天眼?”

聞一鳴笑著點頭,看著條記裡詳細的註解,應當是大師的心得體味,對於風海軍來講,絕對是無價之寶。

箱子翻開,寶貝重現,第一個就是晶瑩剔透的玉杯,上等白玉砥礪而成,通體光亮無紋,其溫和的光芒、溫潤的玉質,凝練的外型使得這件小小的器物顯得崇高高雅、氣度不凡。

“傳說比乾墓有件希世珍寶,算得上是天下第一。那就是周武王派人專門為比乾墓鍛造的銅盤墓誌銘。”

最後從箱子裡拿出一本古籍,曆經千年竟然冇有涓滴破壞,隻是有些發黃,毫不凡品。

“然後名正言順地把銅盤墓誌銘收繳上來,並獻給宋徽宗,龍顏大悅,升官發財,最後寶貝跟著亡國不知所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