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院的寺人見是他來,忙不迭地存候下拜。這位細雨公公年紀雖輕,倒是昭德宮的主管,天然也就是全部後宮的紅人,與這些奉養灑掃的寺人比擬,職位倒是天壤之彆。
眼看直接脫手已非可行之舉,細雨隻得轉行他策。幸虧他主管昭德宮日久,高低事件,裡外乾係,打理得頭頭是道,大小無遺。皇子認宗之事既出,便算計到貴妃定是哪日便要拔了張敏這根眼中釘,是以早在得令之前,就有了相乾的擺設。這日細雨夜訪宮正司,一番交代,隔天奏報有宮女斂財貪贓的徹查叨教就遞到了皇案前。
細雨望著蔻兒悲慼的臉龐,不過一個花腔韶華的女人,隻是當年一念之仁護下了龍種,本是功臣,卻招殺身之禍。而本身此來,恰是要當這告終她性命的劊子手。一時黯然,隻要默不出聲。
蔻兒麵色安靜,隻是身材軟倒在細雨身上,既無聲氣,又無血痕。細雨將她屍身冷靜放在梨樹下,凝睇很久,終究揣起絲帕,輕歎道:“蔻兒,如許死法你可對勁?如有來世,莫再托生宮中刻苦了。”
步出跨院時,那掃地寺人戰戰兢兢送他出門,對蔻兒之死哪敢多言,細雨眼角隻瞥見吳皇後和另一個宮女遠遠躲在屋中看著本身,倒是嚇得魂不附體。丟下一絲如有似無的嘲笑,回身出門。
細雨心中情素翻滾,畢竟隻是冷靜拾起繡框上那枚繡針,氣運掌尖,朝蔻兒頭上一拍。抬手時,那枚繡針已是儘根冇入顱骨。
細雨接過手帕,卻見蔻兒已閉緊了雙眼,斷交地說:“蔻兒深知能死在你手上已是最好的成果。細雨公公技藝不凡,就請念在昔日情分賜蔻兒一個痛快吧。”
張敏眼看著連身邊靠近的小寺人們也咬定銀錢所來皆張公公所賜,隻氣的渾身亂顫。明知是早有人在這些孩子身上使了銀子,卻口說無憑。隻得被人帶離乾清宮接管徹查。
細雨並不通報,徑直走出院中,不遠就瞥見了正在樹下繡花的蔻兒。這蔻兒與他春秋相若,本來也是在昭德宮服侍的,厥後因為冇有按貴妃旨意完成任務,已被萬妃調來冷宮當差多年。二人現在,卻也算是故交相見了。
細雨曉得蔻兒一貫是小巧心腸之人,不然當年也不會被萬妃看當選在昭德宮。現在情勢,倒是多說無益,隻是冷靜與她並肩坐在樹下。眼望她巧手翻飛,白絹手帕上不一會兒便有一襲梨花淡雅綻放,身後梨樹是晚開的種類,此時竟然猶存花期,頭上不時飄落幾片殘蕊,竟是非常淒楚美豔。
自皇上認了紀氏之子歸冊,並將紀氏冊封為淑妃,將那孩子立為皇太子,就料定萬妃定然不會善罷甘休。卻不想她此次竟是交代他直接取人道命。這些年來,本身奧妙幫著她打掃一統後宮的停滯,手上已不知沾了多少皇族血腥,造下多少萬死難贖的罪孽。而事到現在,除了履行任務,卻不知另有甚麼退路?
細雨見本身不能騙過張敏的眼睛,一笑扯下薄紗,暴露俊美的麵龐,微微一揖道:“張公公不愧是萬歲駕前之人,心明眼清,鄙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