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屈曆史毀滅者_第二十八回 華夏鐵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他們在漢人頭上作威作福,過慣了清平吃苦的日子,在飛奔的戰頓時,再也冇法包管射箭時的準頭。

至於這兩人身後的契丹甲騎,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但契丹甲騎們手中的長刀,砍在中原鐵騎的身上,卻冇有任何感化。

遵循據《宋史》記錄,契丹甲騎一襲完整的戰馬鐵甲具裝,僅重約70-80斤。

這時那遼軍中的5千契丹甲騎,也從遼軍陣中脫出,朝著梁山鐵騎衝來。

以是纔有契丹甲騎精銳的稱呼。

張清三人統領著5000鐵騎,卻實打實殺死殺傷了5000契丹甲騎,俘虜1萬京州軍,殺死殺散2萬京州軍。

契丹甲騎們紛繁舉起手上的弓箭,對著5000中原鐵騎,刹時射出了5000支箭矢。

彭毅誠想想,還是這邊攻城要緊,此次便不親身帶隊迎敵了。

他們小我的勇武,在這如同潮流、海嘯般的衝鋒下,就如同一朵脆弱的櫻花,瞬息間便消逝在馬蹄之下。

隻是呼吸之間,梁山5千鐵騎離那遼軍不過300餘步遠了。

契丹的甲馬隊見狀,隻得抽出腰間的長刀,迎著中原鐵騎的騎槍衝了過來。

黑壓壓一片箭雨,讓這些有些惶恐失措的契丹甲騎們,內心稍稍安寧了一些。

林沖帶著2000鐵騎出戰時,還隻殺散了1200餘契丹甲騎。

中原鐵騎兩次出戰,皆是迎擊最精銳的契丹甲騎,全都大獲全勝。

隻教部下軍士們,收束了投降的京州軍,帶上緝獲的戰馬,重返檀州南門,向彭毅誠稟告此戰的成果去了。

……

現在中原鐵騎卻大家都有一身如許的寶甲。

而中原鐵騎呢,計謀模板顛末轉化以後,非常豪侈的,給他們全都配上了一副精鋼的環甲。

三今後,彭毅誠夙起升帳,教軍士們伐鼓傳令,將梁山一眾將領儘喚來帥帳聽令。

其他中原鐵騎仍然保持著極高的衝刺速率,衝進了契丹甲馬隊的陣中,半點冇有遭到方纔那輪箭雨的影響。

這類環甲極其簡便,隻要契丹甲騎鐵甲一半重量不說;其防備力還極高,三層契丹鐵甲穿在一起,都一定能有一副環甲堅毅。

可惜澎湃的馬蹄、馬叫聲,袒護了他們的嘶號和哀鳴聲。

他喚出張清,董平,索超三人,令道:“你三人,且帶五千鐵騎去迎那3萬5千餘番兵。此戰毫不遲延,需求速戰持久!”

隻要十幾個不利的,被箭射中了手、腳、膝蓋這些環甲冇法覆蓋的處所,受傷退出了衝鋒。

至於這中原鐵騎,到底是多麼模樣,有詩為證:

兩隻馬隊的衝撞,就彷彿兩隻大鐵氈碰撞在一起,可駭的衝撞力,讓無數契丹甲騎刹時從頓時飛了出去。

這讓這些蒼狼的兒子,全都絕望的在頓時哭喊了起來。

本來那遼國狼主此時正率十萬雄師,在宋境內“打草穀”。

為了防備戰馬冇法承托過於沉重的甲冑,這些鐵甲常常被工匠幾次捶打,做的非常薄。

這般戰役力,當真可謂冠絕天下了,稱得上千古強軍。

這5千鐵騎不愧都是百戰精騎,竟隻用了眨眼工夫,便在三員大將身後,如同大雁之兩翼普通,平行排開,組好了一個雁形陣。

終將聽令,本日主攻,便在南門,由天道軍、破城軍出戰,水軍輔戰。其他三門,眾將隻可佯攻,不需冒死,免得白白毀傷將士性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