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羽坐在點將台上,打著玄色圓蓋,隻要兩人各持寶劍、大印。
揚州刺史郝鵬。
“你們眼裡另有冇有我這個主帥了。”
宣讀完討賊檄文,李羽道:“明日中午,諸侯請到陳留西南五裡處朝龍涯,我已在此處搭建歃血台,諸侯請到此處歃血為盟,登壇拜將,將討賊檄文書記天下,征討民賊。”
看到苟安這副溜鬚拍馬的嘴臉,許楊內心更加討厭苟安。
門口兵士將許楊一行給攔住:“請主將到大廳議事,其他部屬,請到偏廳飲茶。”
在朝龍涯,李羽搭建了一座高達三丈的點將台。
郝鵬的前鋒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起上碰到關卡,城池,均被郝鵬等閒攻占。
許楊又特地叮嚀了許、黃二將一番,方纔散帳。
通篇一個臟字都冇有,但是把董良說得是一無是處,不但是董良,就連董良的祖宗三代都冇放過,是一頓痛批。
“站住。”許楊大喝,將二人製止。
徐州刺史方州平。
還未出來,裡三層外三層的都圍滿了人。
許楊讓許、黃二將去偏廳,本身跟著小校來到大廳,隻見案台後端坐一人,年紀約莫三十歲高低,身高八尺開外,生得虎踞龍盤,麵如白玉,身穿白盔白甲,頭戴獸頭吞吐盔,腳踏雲紋履,威風凜冽。
襄陽太守苟安。
王先生搖著羽扇道:“所謂二賊易除,一賊難破,李羽當初用虎狼相食之計,讓董良與馮燕相互廝殺,現在董良除了馮燕,雍州、司隸已無儘在其手,又收了馮燕的大將張炬,相傳此人神勇,普通武將在其部下走不過三合,郝鵬能頻發捷報,一起高歌大進,恐怕是董良軍的誘敵之計,郝鵬貪財好色,好大喜功,隻怕要入彀了。”
歃血為盟以後,李羽開端發號施令。
“天下戎頓時將軍府”。
“是,謹遵大將軍號令。”
許楊神采嚴峻的道:“諸位,本日我在大將軍府看到苟安這個奸賊。”
兩隻石獅子有一人多高,威武神駿。
台下二百軍士各持戰戈,排成兩列,戈上寒光閃閃。
在點將台前,立有一處祭壇,有半人多高,上麵白著豬頭、牛頭。
許楊一見心中就儘是討厭,幸虧許屠和黃文俊不在這裡,不然當場就要提刀宰了這個苟安。
北平太守袁世吉。
建業太守鐘霍。
李羽身邊的文官,接過討賊檄文,大聲的讀了出來。
苟安第一個站了出來。
許楊點點頭,萬先生所說,真是許楊擔憂的,前鋒如果受挫,必然影響雄師士氣。
兩人立在當場,心中雖想為李老將軍報仇,但是軍令難違。
“這是我請大才子,子建,所作的討賊檄文。”
許楊起家,親身將二人拉回坐位。
捷報是一道有一道的傳至中軍大帳,許楊也感覺有些奇特,按理說董良軍方纔克服馮燕軍,氣勢正盛,並且顛末一場大仗,戰役力如何會如此不堪?因而去找王先生籌議。
打眼一瞧是重新看不到尾,
“這盟主之位,不但要才德兼備,德高望重,更要智謀超群,名正言順,李將軍身居大將軍之位,又得昭帝血詔勤王之書,統充州兵二十萬,真是盟主的不二人選,我推舉李羽大將軍,作為盟主,不知諸位可有貳言?!”
許楊領著許、黃二將回到虎帳,將眾將全數調集到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