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鳳華_361 天禧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天禧寺內就有龐大的放生池,傳聞底下疏浚了秦淮河,倒不消到河邊去拋頭露麵。

返宮已是申時以後,大家回本身的宮室稍事安息換衣,隻待旁觀晚間的傳燈大會。

臨水可見一座沖天高塔金碧光輝,恍若天上佛塔平底而起。

寺前的廟會也挪動了處所,百姓們圍在龍城衛攔起的刀槍劍戟外,隻為一睹皇家風采。

遠遠,淩妝就見母親肥胖了很多,點翠鳳冠掩不去兩鬢新冒出的白髮,忍不住鼻骨一酸,上前執起她的手。

明日要奉太妃們去天禧寺放生,內廷又急發了聖旨,天禧寺接到詔命,大肆打掃廟門,回絕香客,好一遭慌亂。

沿著秦淮河邊長乾裡,出南中華門,太長乾橋,一座千年古刹巍峨在望。

大殷門樓下,宗親勳貴雲集等待。

因而決計告彆出來,免得律王猜忌。

實在前人就曾說過:“民知君之慾放之,競而捕之,死者眾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矣……”

動靜早就像潮流般在京都分散開來。

其他勳貴後輩,即便不想報名的,迫於一個“孝”字,有幾分本事的便都報了。

紛繁擾擾放生結束,又旅遊了天禧寺內的香水河、佛塔地宮、藏經閣等,於廟頂用過齋飯,方纔舉駕還宮。

雲和太主一蹦三尺高,抱著樂清太主樂不成支。

內侍又笑眯眯呈上一隻黑乎乎的喜鵲。

不過對於百姓們來講,不消躲避皇家儀仗,好好賞識一番也像過節一樣。

“這麼大啊!”雲和太主扯起康慈皇貴太妃的帕子,“康母妃,去罷去罷,是為父皇和皇上祈福呀。”

淩妝放了隻大龜。

順次拈香拜過天王殿的彌勒佛、大雄寶殿的釋迦牟尼、擺佈觀音殿的觀音菩薩,隨喜了金剛殿、擺佈碑亭、大禪殿等地,主持老衲人法淨與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老伴隨女眷們來至聞名古今的七寶阿育王塔。

主持帶領全寺數千僧侶集結在寺門外驅逐皇家內眷,盛況空前。

連在皇宮大內看慣了高檔修建的公主妃嬪等都免不得抬頭嘖嘖。

鳳蓋翠傘下,皇後下了步輦,伴著康慈皇貴太妃等與僧侶們唱諾後入寺。

雲和太主偏著頭想了一想,不知想到了甚麼,又歡暢起來,跑上前牽皇貴太妃的手,要搶在頭裡放。

本日是佛誕,皇家書記上說得明白,眾生劃一,故而不張步障,小民百姓不必躲避。

翌日一早,宮車儀仗望不到頭,迤邐從承天門出。

盧氏扶著淩妝道:“此塔是我大殷朝最高的修建呢,難怪那些個番邦人看斜了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