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麵前的斑斕少女,就是她的先人。
隻是原覺得不過是麵上都雅罷了,卻冇想到會讓羅神醫來看她,甄柔有些不測,但也感覺在道理當中,遂心下也是平常,隻在口中稱道:“多謝大人體恤。”
李玉蓮自幼喪母,被其父李遠帶在身邊教養,長年出入虎帳,並插手過戰事,早些年還組建了一支百人的女子兵團。是以,李玉蓮即便已嫁為人婦四五年了,在後宅也過起了養尊處優的少夫人餬口,去處間仍不免會帶出一兩分隨性。
這未免過分看重甄柔,也過分汲引甄柔了吧……?還是看在三公子曹勁的份上……成心立曹勁為世子,這才特地為曹勁造勢……?
話音未落,世人已倒吸口氣。
她雖未推測剛纔竟魯莽失手,但見世人如此,李玉蓮也是半點也不在乎,心下更是嗤笑,麵上卻暴露一絲慌亂,隨即神采一變再變,成了一副惱羞成怒的模樣,眼看就要朝身邊服侍的侍女發怒。
傳聞也隻要人老了,纔會常想起舊事吧。
曹安冷眼淡淡掠過一世人等,回身看向靜肅立在一旁的甄柔。
李玉蓮是真刀真槍上過疆場的人,五感自是靈敏過人,如何發覺不出這一刹時世人的鄙薄?哪怕大師都極快的粉飾了疇昔。
要曉得曹安雖是一宦官,倒是曹譚的門徒,稱半子也不為過,和曹鄭這個“義子”的名分不相高低,兼之與曹鄭又有一起長大的交誼,見證了曹鄭從微末到現在的盤據一方――成為北地霸主,能夠說曹安之於曹鄭不但有兄弟之情,更有幫手之功,堪為曹鄭最信賴之人。
既然是能讓世人聽的話,又有曹安恭敬有加的態度,甄柔多少已明白曹鄭此舉,多是為了汲引她,畢竟他們甄家已歸附於他,加上半年前她救下曹昕一事,曹鄭賞她一兩分薄麵也說得通。
曹安幾不成見的搖了點頭,斂去乍一見故交之女勾起的感慨,他徐行走到甄柔跟前,恭敬一禮,口中稱道:“曹安見過三少夫人。”
孔賢人有言,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且非論這話說的到底在理與否,不過確切有常言道,三個女人一台戲,又或者說是女人多的處所是非多。堂內僅是在坐的曹府女眷都有近十人,更不提烏壓壓一群服侍的婢女了。當下,一屋子人哪還在乎剛纔的一些口舌之爭,一聽曹安如此一說,隻想立馬曉得曹鄭有何話傳達。
一如當年的都城,隻要常著一襲紅衣的曲陽翁主呈現,平常不成一世的貴女們也隻能淪為烘托。
還是一個孃家勢微,遠嫁到信都,如同孤家寡人般的新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