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如來不負卿(新版)_第306章 親人團聚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僧肇眼裡閃動著鎮靜的光芒:“師母,我已密報給了陛下。陛下大怒,已下詔嚴懲。”

覺賢吃驚地轉頭,看到羅什,麵色一暗,反而加快了腳步。羅什讓車伕在橋邊停下,下車趕去,我也倉猝下車跟在他身後。

“師弟,你不必在乎此事――”

實在姚興不會信賴羅什的,他直到赫連勃勃真正反了才悔不當初。可我曉得羅什的脾氣,隻能由著他。達到未央宮時已是華燈初上,我回了寓所,他馬不斷蹄進了內廷。早晨他返來時神采不太都雅,倦怠地奉告我,姚興並不信賴他的話,反而以為是覺賢對勃勃有所曲解,乃至有能夠是覺賢在用心誹謗勃勃。

我吃了一驚:“你想去追覺賢?”

在我對峙之下,羅什不得分歧意讓我隨行。馬車緊趕慢趕,達到灞橋時已近傍晚。落日恰好,水麵金光瀲灩,河岸萬株垂柳隨風搖擺起舞。這裡是東出長安的必經之路,也是送行之人止步之地。

回到馬車裡,我見羅什還是憂心忡忡,握住他的手安撫他:“羅什,不必為覺賢擔憂。他去了南朝,會遭到南朝天子劉裕正視,還跟天竺返來的法顯合作譯經。”

羅什神采一凜:“你是指,驃騎將軍劉勃勃?”

“不可,我跟你一起去!”我不肯跟他分離,更擔憂他的安危。誰曉得覺賢會不會惱羞成怒,對羅什倒黴?

僧肇趁著羅什去寺裡,曾伶仃來找過我。奉告我道恒和道標的事情卓有效果,他們投入覺賢門下後很快查出了逃犯的訊息。

覺賢分開之日是蘇幕遮前一天,羅什正帶著我去長安。搖擺的馬車內,羅什聽完僧肇的稟報,目光鋒利地看向僧肇:“是你們做的吧?”

他點頭,麵色沉重:“必須馬上進宮,將方纔覺賢奉告我之事告訴陛下。”

河岸邊有個高瘦的褐紅身影,佝僂著背,正躑躅盤跚著走向河中的石墩橋。他身後跟著數十個漢僧和幾輛寒傖的車馬,一行人神情寥落,惶惑然若喪家之犬。

馬車仍在飛奔,羅什探出頭大聲大喊:“覺賢師弟,請留步!”

長安城內流言四起,覺賢遭到僧俗兩界的狠惡抨擊,這此中天然有羅什弟子們的推波助瀾。他那些不成器的徒眾或匿名隱潛,或半夜越牆逃脫,幾天之間差未幾全散了。覺賢在長安身敗名裂,再也待不下去。剛好廬山的慧遠聘請他,他便帶著四十個情願跟從他的和尚去往廬山。

覺賢的特長在禪法上,他翻譯的佛經為後代大乘瑜伽學說開了先河。以是他對中原佛教,特彆是南朝佛教的生長,還是很有進獻的。

“你要告密陛下?”我倉猝抬高聲音,憂愁地對他私語,“劉勃勃謀反是遲早的事,可你牽涉此中,一旦被劉勃勃曉得,必然會恨死你。並且我思疑劉勃勃在禁軍中有內應――”

羅什扭頭看向我,怒意垂垂停歇,深思半晌,對著車伕道:“馬上去灞橋!”

看了看已暗下的天氣,我吃驚:“這個時候你要去見陛下?”

覺賢點頭,環顧一下週邊,見我和他的弟子們立在不遠處,執起羅什的手往石墩橋心走去。待肯定四周無人能聽到他的聲音,方纔切近羅什私語幾句。我聽不到他們說甚麼,隻看到羅什的麵色越來越沉重。

最後,羅什向覺賢合十長躬。覺賢號召他那四十名弟子,帶著世人從石墩橋拜彆。羅什站在橋上目送他們,橋下的灞河水悠悠流淌,夏季的蟬鳴嗚嗚作響,那高瘦的褐紅身影卻顯得輕巧了很多,很快便消逝在官道遠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