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在半空中,李含光就一提身從紙鶴上飛落,紙鶴無火自燃,化作一抹明紅落在神龍身上,這一點符火刹時如撲滅了神龍生命力普通,神龍眼睛一亮,身上鬢毛也似燃燒起來,昂然一吼,震脫明王的擒扣,重整旗鼓再度攻上。
“嗒!”一滴汗從端法和尚頭上滴落空中,此次呂知玄大鬨洛陽花會,道門理虧在前,佛門天然想緊抓這小辮子不放,將此事小題大做,趁機打壓道門名譽,哪知呂知玄弟子,白馬寺僧眾、枯明大師和端法和尚、李含光、杜如誨、張守誌,兩方人馬竟似約好了普通接迭而來,不竭在己方的天平上增加新的砝碼,白馬寺門前,洛陽佛道兩門精英竟半數堆積於此。
“朱雀浴火,蒼龍轉生!”呂知玄一聲令下,上清派弟子服從號令劍決再變,劍羽朱雀被砸落的深坑中突得無火**,變成一個火舌吞吐的大火坑,而火光環繞下,突得一聲高亢龍吟響徹九霄,劍陣構成龍形直上雲天,恰是二十八星宿陣中的蒼龍形狀。
神龍隻一擺尾,便激起一陣勁風,割得空間“哧啦”作響,見此威勢,白馬寺眾僧心生防備,所謂相由心生,慈眉善目標巨佛刹時換做瞋目揚眉的明王相,肌肉如小山的臂膀驀地抬起,拳頭攥緊,帶爆炸性的力量轟然擊落。
一石掉落,激起滿塘波紋,世人再度行動,白馬寺和尚吟誦佛號,催動眾生願力,而端法和尚欲釜底抽薪,渾然一掌化作一個金色大指模,向著發揮劍陣的弟子們轟去,卻見青袍一閃,杜如誨矮胖身影橫擋在前,回身一掌,“焚玉天衍印”擊出,一道赤紅掌印與金色掌印相撞,收回轟然一聲,兩人皆齊齊後退一步。
神龍冇有直攖其鋒,而是翻回身子屈身一纏,龍尾將手臂緊緊纏住,同時龍爪探出,按在明王胸膛,誓要將他開膛破肚,挖出心肺。
就在此時,一道紫色人影從天下降,若流星天墜般正落到擂台的中間!
而明王也複興竄改,金色雲團由內而外,化出一層金色鎧甲,明晃晃的護心鏡正擋住龍爪,武甲護身,明王再無顧忌,雙臂齊上撕扯神龍,而神龍也不甘逞強,虎倀並用,與明王纏鬥做一團,一時勝負難分。
枯明大師道:“今次聽聞司馬真人身材俄然抱恙,我等怕打攪真人歇息,才先行分開,若說失禮,那也是我們失禮,幾位道長還是先請回,替我轉告司馬真人,望真人早日病癒,屆時白馬寺之門為司馬真人常開。”
小題高文的目標是達到了,但彷彿,大的有些難以清算了,現在,佛道兩邊話已說僵,但真動起手來,卻都無必勝掌控,而在覈心遠遠張望的香客信眾越聚越多,饒有興味的觀視這場“仙佛打鬥”,任一方落敗,都將成為看客的話資,被壓得抬不開端。
天上明王趁機反擊,一手鎖住龍喉,一手鉗住龍尾,成明王擒龍之相。
兩股雄渾巨力尚未比武,周遭雲朵已被勁風吹散,隻留下一片碧澄藍天,好似無人敢打攪的擂台,供他們分出勝負。
而李含光則如羽毛普通混不著力,輕飄飄的落在枯明和端法二僧之前。司馬承禎領奉皇命,居於洛陽城中以便天子隨時招請,李含光便大多時候都留在王屋山陽台觀的本宗,代替司馬承禎主持上清派大局,今早聽到惡訊便一向加急趕來,剛幸虧此時擋住了兩位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