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者的二戰_第八章 平靜的一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是以早在製定《掃蕩上海日軍據點打算》時,張治中將軍就提出陸軍的空中打擊必須獲得空軍的共同,陸空協同作戰才氣有效的打擊日軍的軍事據點,但直到8月13日日軍率先策動打擊後蔣介石才肯命令空軍共同第二日陸軍的打擊!

盧溝橋事情後,張治中帶領的京滬戒備構造早已進入實際戰備階段。1937年8月12日傍晚,在姑蘇的京滬戒備軍(主如果中心軍的德械87師和88師)已按打算進入了指定位置並完成了作戰籌辦!張治中致電最高統帥部,要求在8月13日拂曉展開打擊,不料等來的倒是蔣介石“等待號令,製止小軍隊之牴觸”的答覆。

日本人的水兵陸戰隊還是像14號傍晚那樣,因為兵力的有限隻得縮在花圃路口,躲在水兵司令部的炮火保護下!

為了這一仗,張治中等了好久!五年前一樣是在上海的‘一.二八’淞滬抗戰,他批示第五軍在當年未曾打掃上海的日軍,他一向引覺得憾!現在好不輕易有了彌補的機遇,卻因為最高統帥部的扭捏不定,張治中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把上海的日軍趕進黃埔江裡餵魚的最好機會就如許溜走!

在打算中製定以87師打擊楊樹浦、至公紗廠等地的日軍。88師打擊日軍在上海的大本營——水兵陸戰隊司令部,但因為水兵陸戰隊司令部大樓上有瞭望塔、火炮,居高臨下,且大樓牆壁厚度達0.8米,可謂易守難攻。當時中國軍隊遍及貧乏重兵器,即便是88師、87師如許的德械師中亦是隻配有少部分的小口徑山炮和迫擊炮。

而這,恰是自1842年的南京條約、1858年的天津條約、1860年的北京條約、1901年的辛醜條約、1915年的民四條約等,73年間簽訂的34個不平等條約最實在的寫照!貧弱的中國任人淩辱的汗青明證!

明天的上海全然冇有了昔日的喧嘩,冷僻的街道上到處是掉落的殘磚碎瓦和燃燒的隻剩下黑漆漆的骨架的汽車,全然看不見一個路過的行人;全部柳營路四周是如此的溫馨,放佛昨日的槍炮聲是一場弘大的現場交響樂。

1932年的‘一.二八’淞滬抗戰,日軍強大的空中上風讓中國人熟諳到了製空權的首要性,此戰以後百姓當局加快了空軍的生長打算,到1936年時據中國航空委員會檔案記錄當時中國已有飛機500餘架,但能用於作戰的隻要91架。

從8月12日到8月13日9時15分為止,張治中一向在等蔣介石的打擊號令!卻不料等來的是日軍對駐守在中國上海郊區西寶興路的保安隊的打擊,以及對閘北、江灣等地區的炮擊!

最後,實在冇有體例,張治中將軍隻能把打擊日軍水兵陸戰隊司令部大樓的但願,依托在88師如許的德械師身上,但日軍早在水兵陸戰隊司令部大樓這個核心堡壘的四周修建了一批軍事據點,88師的打擊就隻能從打掃如許的核心據點開端。

其陣地以彙山船埠為起點,沿著吳淞路、北四川路、江灣路,一向到虹口公園及其四周的水兵陸戰隊司令部,構成一條“長蛇”,位於兵工路的公大紗場,竟一樣是其外線的軍事據點!

早在1936年春,張治中就帶領了一批軍事乾部進駐了姑蘇留園,這裡名義上是中心軍校野營辦事處,實際為京滬抗日奧妙批示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