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兄弟一行人從懷仁解纜,沿著官道,顛末夏家莊,在第四天,到了大同府四周。
懷仁官員和李府查抄出的東西正在放到府庫封存,彆的張侍郎也派人送文書去都城稟報這裡的環境以及催促朝廷儘快調派新的官員過來。
懷仁縣不大,固然產生了戰役,死了好幾十人,前麵有差點引發了大火,可謂是大事件頻發。百姓的餬口總要持續下去,因而在張侍郎解纜的第二天,本來空蕩的街道行人漸漸多了起來。
朱厚煒說道“另有就是能夠因為窮,被抓起來的官員是甚麼貨品你也曉得了,光是阿誰知縣的宅子就有8個小妾,查抄出20多萬兩,古玩書畫還冇算在內裡,另有5匹寶馬,已經被牽到我們院子裡了。顛末鞠問得知,他還把很多財物送回故鄉,留在這裡的也不過一半之數。在如許的官員管理下,百姓的餬口可想而知。”朱厚照點了點頭,跑去看馬了。
固然一晚未睡,張侍郎和朱厚照兄弟還是在縣衙吃午餐,然後閒談一番。朱厚照把李府產生的事情全數講了一遍,當然隱去了銀票如許的書麵證據,跟張侍郎說了一下,因為需求馬匹拉車,以是李府找到的40多匹“駑馬”被征用去拉車了。
張侍郎倒是說道“兩位殿下在懷仁等著老臣吧,老臣已經派人到大同府,讓他們在各個關隘嚴加排查,估計遲早會有成果,兩位殿下就不必趕往大同了。等老臣從朔州返來,再一同回京。”
張侍郎也站起家來回了一禮,然後淺笑著捋著長鬚坐下,然後道“下一站就是朔州府了,我等5天後再解纜,現在懷仁已無官員,如果立馬出發,懷仁就亂了。”朱厚照還冇來得及說甚麼,隻聽到一陣倉促的腳步聲收支院子,一看是錦衣衛的一個千戶。到了跟前向三人見禮道“啟稟兩位殿下,昨日朔州府庫起火,賊人已經被抓住了7人,成果今早一看已全數他殺身亡,身上也冇有甚麼身份證明。不過火勢剛起就被毀滅,府庫冇有遭到喪失,現在由錦衣衛的兄弟們看管,隻是朔州知府說是錦衣衛看管府庫,於理分歧,讓我們交還朔州府,現在鎮撫大人(正五品)正在遲延,還請兩位殿下早作籌算。”
已經能遠遠看到大同城,步隊就停下不走了,在路邊的長亭歇息。不一會兒,董青海從大同方向騎馬而來,在離著朱厚照步隊約莫50米處上馬,然後跑到朱厚照兄弟麵前,施了一禮。朱厚照笑著問道“都來了?”董青海立馬答覆“全數到齊,冇有減員,大人請看。”說著指向官道的大同府城門方向。兄弟二人定睛望去,隻見一支約莫500多人的軍隊,踏著整齊的法度,緩緩走來。兄弟二人不由地暴露了淺笑。
前麵8天,兩人都待在府衙不出去了,打發10個水陸營兵士押送50多匹馬先行回到水陸營營地。比及新任官員到任,朱厚照兄弟查抄了一下印信,就出發向北,先前去大同,在做其他籌算。
山西的大同府和京師的宣府,一個在都城西麵,一個在北麵,是麵朝九邊最首要的兩個上府。大同府轄渾源、應、朔、蔚四州及大同(宣寧縣併入大同縣)、懷仁、馬邑、山陰、廣靈、靈丘、廣昌(河北淶源縣)七縣。洪武五年山西行都批示使司設在大同。永樂七年(1409年)設鎮守總兵官,為鎮之最高批示官。成化十年(1474年)設巡撫。所轄大同前、後衛(兩衛治大同),大同左衛、雲川衛(兩衛治左雲縣),大同右衛、玉林衛(兩衛治右玉縣),陽和衛、高山衛(兩衛治陽高縣),天成衛、鎮虜衛(兩衛治天鎮縣),平虜衛(治平魯縣),威遠衛,井坪千戶所(治今平魯縣井坪鎮)等13衛所,823堡寨,307座墩台。明洪武五年(1372年)徐達還是城重修大同城,呈方形,四周13裡,高4丈2尺,包磚,設四門,均有甕城、吊橋、城壕。四門東曰和陽,南曰永泰,西曰清遠,北曰武定。四門均建城樓,四角有角樓,城正中有牌坊.不但城防設想固若金湯,並且團體佈局如"鳳凰單展翅"。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還築了長城,增加了防備。現在名冊上的軍士一共有13萬人之多,因為經常和北方部落小範圍作戰,戰役力還算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