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明_第九章 士兵同誌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他一時走神,就冇有重視汪克凡上麵說甚麼,模糊聽到一句“建立兵士同道會”,還冇搞清楚甚麼意義,汪克凡就結束了訓話。

但是為了製止引發混亂,這個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兵士同道會不準乾與軍官的普通帶領,特彆不準乾與軍事批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兵士同道會就是弱化的黨支部,是汪克凡辦理楚軍的首要東西。

已經三千字了,就再囉嗦兩句,解釋一下“同道”這個詞的來源。春秋期間,左丘明對同道的解釋是““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道。”後漢書裡也有說過,“所與交友,必也同道。”

嶽州營行列中稀稀拉拉的,有二百多人舉起了手臂。

嶽州營的兵士閉幕回營後,汪克凡、譚嘯、周國棟、滕雙林、王鼎等幾位楚軍初級將領一起向江邊走去。

“恭義營方纔成軍的時候,你們的譚帥部下隻要一哨二百來人,一戰宋江水匪,二戰郝搖旗,三戰博爾輝,轉戰江西,汀州救駕,救濟贛州,這麼一仗一仗打下來,纔有了前麵的楚軍和嶽州營……誰插手過汀州救駕的?請舉手!”

...

汪克凡彷彿沉浸在舊事的回想中,安靜地陳述著:“從江西撫州突圍的時候,三天兩夜走了三百多裡,後進的有五百多人,跟著步隊走著走著,人俄然就軟倒了,再也站不起來。是累死了?不是,還冇斷氣呢。隻要有口吃喝再好好歇一陣,就能緩過氣跟上。但是我們不能等。隻好把他們扔在那裡,被韃子追上後砍掉腦袋……”

現在的楚軍,和其他的大明官軍冇有本質的分歧,都是從戎吃糧,拿餉賣力的募兵製軍隊,兵為將有,山頭林立,戰役力很難持續進步,反而呈現瞭如許那樣的題目。

蒼鬆翠柏,環抱著灰色的陣亡將士記念碑,花崗石築成的長方形碑體棱角清楚,厚重而莊嚴,嶽州營的數千名將士鴉雀無聲,隻要汪克凡的聲音迴盪在場間。

“叨教軍門,這個‘兵士同道會’是做甚麼的?”周國棟問,其彆人也一起看著汪克凡。剛纔在訓話的開端,汪克凡俄然宣佈建立兵士同道會,大師事前都冇聽到一點風聲,感受摸不著腦筋。

場中愈沉寂,氛圍彷彿凝固了普通,將士們大多麵色沉痛,譚暢等少數人非常嚴峻,內心七上八下的,砰砰砰亂跳。

汪克凡罕見的怒了,麵色烏青,大聲罵道:“你們此次真的打了敗仗嗎?為甚麼傷亡將近三千人?因為你們的防地像紙糊的一樣,被韃子一捅就破,你們想撤卻撤不下來,隻能硬著頭皮死守贛江大營,要不是友軍來救,你們就垮台了!這一仗的經曆經驗,必須給我深切總結,有違背軍令軍紀的,不管是誰,都要一查到底……”

建立兵士同道會的目標,不能一下子和譚嘯等人說的太透,但也不能完整瞞著他們,必須獲得他們的瞭解和支撐,不然事情放開以後,會碰到強大的阻力。

“放下吧……我記得轉戰江西的時候,嶽州營有八百多人,現在站在這裡的卻隻要二百多人,另有六百人已經和我們分開了。”汪克凡一指身後的記念碑,驀地提大聲音說道:“斷頭本日意如何,創業艱钜百戰多!嶽州營百戰百勝的戰績,是靠千百名將士們流血捐軀換來的。這幾年來,嶽州營一共陣亡了一千七百六十五人,因傷致殘的兩千多人,我們建起這座碑,就是要記著他們的名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