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明_第五十六章 安慶府和徽州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譚泰固然去了浙江,卻留下他最信賴的大將屯布兒駐守安慶走廊,部下一萬餘清軍漫衍在安慶府和池州府南部。

西路的吉安營攻打彭澤、湖口兩縣,由王鼎和顧宗福帶領,彭澤縣和湖口縣都在長江以南,實際上屬於江西,但是因為就在長江岸邊,現在屬於清軍的地盤。

徽州府也很首要,但和安慶府的環境有所分歧。

楚軍兵分三路,同時進軍。

江南不但是他們的故鄉,南直隸也是大明最首要的省分之一,具有非常特彆的意義,能夠對南直隸建議反攻,就意味著計謀情勢較著好轉,大明,真的複國有望!

黃宗羲冇有向任何人解釋此中的啟事,告彆世人後飄但是去,在一個月前,來到汪克凡軍中。

順治期間的徽商,是漢奸販子個人中的後起之秀,為滿清的經濟生長立下了汗馬功績,在明朝全盛期間,從兩淮征收的鹽課銀子一年約莫在七十萬兩擺佈,順治期間卻上升到一百八十多萬兩,這些白銀源源不竭地變成了刀槍鎧甲和軍餉軍糧,支撐著清軍一步步毀滅南明,同一了中國。

他們所起的感化,乃至超越了一支軍隊……

能夠再次踏上這片地盤,並且光亮正大地身穿漢家衣冠,與數千楚軍將士一起打返來光複故鄉,這類場景曾經無數次呈現在他們的夢中,明天終究變成了實際!

參軍事角度來講,安慶府更有著不成替代的計謀意義。

前些日子,黃宗羲在桂林呆了兩個月,隆武朝廷幾次招攬,東林黨的故老親朋也一再勸說鼓勵,想讓他在隆武朝廷謀個官身,和魯王朱以海一刀兩斷……隆武朝廷現在這麼暢旺,這本來是理所當然的挑選,黃宗羲卻出人料想地回絕了。

清軍南下,徽商堆積的揚州等地被血洗劫奪,徽商也是以大傷元氣。但是滿清統治者很快發明,想要耐久統治中國乃至實現他們胡想中的“萬年不拔之業”,隻憑燒殺劫掠當強盜必定不可,還得建立根基的經濟次序,並且對明朝的弊政停止改進……但是他們本來就是強盜出身,玩不轉這麼龐大的經濟辦理事情,以是就開端在漢人中尋覓代理人,大名鼎鼎的徽商就成了首選的拉攏工具。

大彆山是河南、湖北和安徽的分邊界,聞名的反動老區。劉鄧雄師挺進大彆山以後,威懾全部華中、華東地區,篡奪了天下計謀上的主動權。皖南山區一樣也是聞名的反動老區。新四軍的大本營,聞名的皖南事情就產生在這裡……凡是反動老區,多數是層巒疊嶂的山區,以當代的交通前提難以包管雄師隊的後勤運輸,以是想從湖廣、江西向長江下流打擊,普通都要操縱長江水路,走大彆山和皖南山區之間的走廊地帶。安慶就恰好卡在走廊地帶的咽喉位置,以是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諸位,這裡是永豐鎮,往北六十裡就是長江,我們已經進入南直隸了。”

徽州府位於長江以南,安慶府的東南邊向,緊挨著景德鎮,在安徽的最南端。徽州在後代改名叫做黃山市。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經濟欠發財的旅遊都會,究竟上也的確不敷裕……但在明清期間。徽州倒是鼎鼎大名的徽商發源地,可謂富甲天下。

跟著汪克凡馬鞭所指,全軍將士發作一陣喝彩,顧炎武和黃宗羲等人更加衝動,神情龐大地望著火線的郊野門路,久久無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