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明_第一五九章 亂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其他各路代表的身份就更加龐大,除了各支軍隊的代表,江南地區的頭麪人物也來了很多,錢謙益隻是此中名譽最大的一個,方纔歸正的處所官員,方纔歸降的綠營將領,方纔束髮的處所士紳,和各地抗清義軍的代表握手言和,明天還是打死打活的仇敵,明天就變成了一個戰壕的戰友。

“照你這麼說,汪克凡又有甚麼好爭的?他總不能公開和朝廷翻臉吧,終償還是我們武勳虧損。”金聲桓懊喪地說道。

金聲桓對此非常敏感,早就和部下幕僚會商過多次,楚軍的地盤已經太大,光複江南三省後,隆武朝廷是不會容忍他們吃獨食的,江南三省的地盤分彆有很多不肯定身分,這纔是句容縣各種亂象產生的底子啟事。

東征停止到現在,隆武朝廷已經撐不住了,急需結束戰事緩口氣,但是江南另有三大坨清軍,這個仗接下來該如何打?

句容縣間隔南都城八十裡,是最靠近孝陵的明軍大型據點,神仙鬼怪紛繁雲集於此,湯來賀、萬元吉、金聲桓、鄭勝利、傅鼎銓都親身前來,蘇觀生不便分開廣東,就派廣東佈政使王應華前來,東征各路大佬幾近濟濟一堂,籌辦插手拜祭孝陵的典禮。

為了等候楊廷麟的使節團,拜祭孝陵的日子向後推遲了三天,這三天裡,句容縣就像召開萬國集會,沸沸揚揚,暴躁不安。

懷著各種目標,各方權勢都想和汪克凡搭上乾係,探探口風,汪克凡卻一向冇有露麵,句容縣裡的軍政事件都由汪晟主持。大師排著隊來拜訪汪晟,客客氣氣說上一大堆廢話,出門到了揹人的處所就拉下臉罵娘,對楚軍充滿了敵意。

江南富甲天下,文風昌隆,士紳地主的權勢很大,遠遠超越其他省分,東林黨的大本營在就江南,和那些士紳地主有著盤根錯節的乾係,在本地的根底很深,讓楊廷麟來南京,就是為了操縱他的身份,儘快穩定情勢,把江南緊緊把握在朝廷手中……隆武帝的帝王之術已經修煉的小有所成,在他看來,帝王之術最首要的就是搞均衡,不能把某一派完整打死,東林黨這幾年被打壓的很短長,現在就該反手拔擢他們,對日趨強大的軍閥個人構成均衡。

“讓楚軍做看門狗嗎?哼,汪克凡恐怕不會承諾。”金聲桓嘲笑一聲:“朝廷光複浙江、福建二省,學南宋偏安於杭州,卻命汪克凡扼守長江一線,糧餉到處受製於人,又要北抗滿清,日子久了不過是變成第二個嶽飛罷了,真是好算計。”

對魯王政權又該采納甚麼態度?

在南直隸的江北地區,包含後代的安徽和江蘇北部,滿清官府冒死的封閉動靜捂蓋子,還是擋不住老百姓口口相傳,各地的軍心和民氣都動亂不已,一場狠惡的風暴正在醞釀當中,在鄭勝利和撚軍活動的地區,好幾個州縣的綠營守軍直接歸正歸明,向鄭勝利和李來亨投誠。

隆武帝派楊廷麟來南京,就是為領受江南地區做籌辦。

“不錯。自古守江必守淮,汪克凡若要守住江南,唯有北渡長江,圖謀江淮,和滿清拚個你死我活。朝廷以蘇杭之地的糧餉挾製楚軍,差遣其北伐,再併吞浙東魯監國的兵馬,一步步站穩江南全境,這大抵就是當今聖上的籌算。”吳尊周闡發道:“汪克凡卻一定甘為鷹犬,對蘇杭之陣勢在必得,此為二虎相爭之勢,此中必有一傷,大帥自管坐山觀虎鬥,不成等閒出頭,待局勢明朗後再做計算不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