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揚帆_第二百一十八章 就這麼定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以俞國榮與潘越打仗的經曆,他涓滴不思疑高凡的判定,曉得一旦把這件事定下來,老潘絕對是會在過年的時候加班的。

見高凡冇有解釋的意義,俞國榮也不再詰問。在他看來,20套這個數字是絕對能包管的,這就意味著投入50萬,將來最起碼能夠收回200萬的專利費,這個收益率還是非常不錯的。

“你如果年後再去聯絡,正月以內他們能啟動都算是高效力了。”

高凡本來的設法,是本身去遊說某個部分或者某家大型國企出資扶植第一家小型聚酯企業,作為樹模。他冇有想到的,是水南的州裡企業家竟然有這麼敏感的嗅覺,僅僅是和潘越吃了一頓飯,就盯上了這個停業。

高凡力主開辟小型聚酯裝配,就是但願有朝一日能夠吸引水南的州裡企業投資扶植,構成必然的財產範圍,如許既能夠減緩海內的聚酯供求嚴峻局麵,也能夠給外洋的聚酯設備廠商產生壓力,迫使它們貶價。

再至於如高凡說的,將來能夠達到200套的需求,那就是2000萬的專利費支出,這就的確比搶錢的利潤還高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高凡不管如何都是要支撐俞國榮他們的。

到2000年前後,中國的小型聚酯裝配年產能已經達到了280萬噸,占天下聚酯產能的1/3。這些小型聚酯裝配,首要集合在東部本地幾個省,此中又尤以水南省最多。

“技術專利,如何投?”俞國榮來了興趣。

高凡也懶得跟他解釋,中國的經濟生長速率之快,是統統人都不敢信賴的。他如果現在奉告彆人說中國2020年的鋼鐵產量能夠單挑藍星上其他統統國度的總和,估計統統人都會感覺他是瘋了。

“那好,我們先把這件事定下來。”高凡感覺有些不測之喜,他說道,“老潘那邊,需求的是50萬的投入。我考慮,我們滄化公司能夠投10萬,你本身,或者如果情願的話,拉上你的那些朋友,出40萬,你歸去就和老潘聯絡,在年前把第一筆款打到水化設的賬上。”

“我和潘總工會商過,如果我們要設想本身的小型聚酯裝配,就必須開辟自主專利,如許才氣製止每造一套裝配都要給彆人交錢。

俞國榮何其聰明,聽高凡說到一半,就已經明白他的意義了。

“我們是生長中國度,要多量上馬大型聚酯裝配,麵對著資金上的缺口,以是生長小型聚酯裝配,起碼在20年內會是國度的政策所向。

這孩子真是把老潘當作出產隊的驢了,連一個春節都不肯讓老潘歇著。

“我們也彆太貪婪,每套裝配我們馬草率虎收個10萬元的專利費便能夠了。你算算,將來海內能夠建多少套這類5000噸的小裝配。”

販子都是有利不起早的,水南的州裡企業家情願投資扶植小型聚酯裝配,天然是看到了它的紅利才氣。

高凡點點頭:“冇錯,恰是如許。我問過潘總工,他說要開辟出自主的專利,需求投入50萬。專利一旦開辟出來,將來不管哪家企業利用,都需求交錢。

俞國榮他們想搞小型聚酯出產,這件事既出乎高凡的預感,卻又是在他的打算當中的。

“明白明白!”俞國榮一下子就懂了,內心劈麵前這個半大孩子的節操又有了新的熟諳。

要不,本身去和老潘簽約的時候,再帶點農副產品,甚麼豬肉、茶油、海帶之類的,給水化設技術處的那幫眼鏡每人分一份,就權當是給驢的腦袋上掛根胡蘿蔔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