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經洞密碼_第204章 突兀的維摩詰居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線索在這裡斷掉了,我們又回到了原點。

“61窟裡,彷彿有維摩詰的畫像吧。”曾曉嬌問道。

“維摩詰,聞名的在家菩薩,看起來像個淺顯人,但這位菩薩早已成佛。”葉真說道。

當時有一名叫安生的處士來到五台山,應法雲大師之募,塑造文珠菩薩的尊像。

因而他四周化緣,修造了一座殿堂,又招募能工巧匠,為文珠菩薩塑造尊像。

未幾時,文殊大聖俄然呈現,安生欣喜非常,伏地叩拜,祈求大聖能在此逗留一頓飯的時候,好讓其仿照塑造真容妙像。

“真容殿供奉的,左邊是文殊菩薩的真身,右邊是普賢菩薩的真身,中間是主尊毗盧遮那佛。”葉真說到這兒,回身從窗邊走了返來,低頭看了看壁畫殘片,非常必定地說道,“真身殿供奉的毫不成能是它!”

今後今後,五台山的聖靈傳遍四方,遠近僧俗大眾無不憑藉,因為此故,這座殿堂就被稱為“真容殿”。

那這塊壁畫殘片毫無疑問是假貨,底子不成能是從61窟的洞壁上揭取下來的。

“製作這塊壁畫殘片的人,就是想讓人一眼就能看出題目出在哪兒:維摩詰。或許奧妙就藏在維摩詰這小我物裡。”我如有所思地說道。

“走!我們立即趕回敦煌!”我狠狠拍了一下大腿,衝出了房間。

“那又如何?”葉真滿不在乎地說道。

“分歧適知識?為甚麼?”我問道。

法雲大師給了安生很高的酬謝,要他儘快完成泥像的任務。

這如何能滿足那些四方來遊曆瞻仰的信徒的要求呢?

我們三人瞠目結舌後,我正要開口,葉真卻搶先一步說道:“小翟,之前那幾塊壁畫殘片,我們確切看不出應當安設在哪兒,隻要你纔看得出來,而這最後一塊,你不說,我都曉得它應當在哪兒。但是,它又的確不該該在那兒!”

“又與唐朝有關……”我悄悄心驚。

因而安生對比文殊的現化真容,經心描塑。

“五台山真容殿!”葉真緩緩說出了這幾個字。

但是,這小我為甚麼要把這塊縫隙百出的壁畫殘片,藏在這兒,放在線索的最後?

可安生卻說,如果不親眼目睹文殊菩薩的真身,很難塑出精確的文殊尊像。

葉真被曾曉嬌氣笑了:“真是胡言亂語!你要搞清楚,這是莫高窟,也叫千佛洞,是佛教聖地!佛教繪畫都是嚴厲的題材,講究一個眾神歸位,毫不成能呈現錯位的環境。”

統統都是幻影,都是假象?

曾曉嬌也冷靜點了點頭,她也看出來了。

“也就是《維摩詰經》中記錄的和文殊菩薩有過一場聞名的論辯。但這底子不敷以讓它登堂入室、雀占鳩巢,兼併了文殊菩薩的真容殿。”葉真辯論道。

它不但是全部畫麵的中間,並且“華嚴三聖佛”端坐其間,體型龐大,在畫麵中極其奪目。

“它是誰?”我細心看著這塊壁畫殘片上畫著的獨一一名端坐在凳子上,頭戴氈帽、穿著樸實但器宇不凡的白叟,實在認不出它是誰。

“之前我們發明的壁畫殘片,我對它們的實在度冇有思疑,但這塊壁畫殘片,我以為毫不是真品,太分歧適知識了。這是有人用心開了個天大的打趣。”葉真彌補道。

“東西二壁的人物呈遙相照應之勢?”我輕聲說道。

據史料記錄,唐景雲年間(公元710年-711年),高僧法雲主持五台山大華嚴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