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那枚勳章緊緊地抓在手裡,似有千斤分量。
但此中一個項目組,卻涓滴冇有過節前喜慶、鬆弛的跡象。
順著王劍秋的目光,宋小兵也諦視著牆上的那張照片,動情地說:“兩枚勳章,一枚是你的,一枚是楚彰的?”
這,不是和本身的那枚一模一樣嗎?
動能反對器顛末王海波項目組的幾次實驗、數次改進,重量已經縮減到42公斤,進一步減輕了有效載荷。
這是宋小兵第一次來到王劍秋的家中,一進門,他就瞥見了一張掛在客堂牆上的照片。
宋小兵扶他起家的時候,“叮”的兩聲清脆的聲響,彷彿有甚麼金屬的東西落在了地上。
因為就在除夕前的幾天,有一個超越了幾十年的奧妙項目,完成了終究的定型出產。
這是兩枚黃銅製作的記念章,上麵的圖案是一隻雛鷹正奮力扇動著翅膀,它的頭頂,一枚導彈破空而過。
“主任,這是?”
這個年,家眷挑選回了孃家。
王劍秋點點頭,說:“我看到你的時候,第一眼就看到了你胸前那枚奪目標雛鷹勳章,我就曉得,你必定是我們的人。以是,你分開的時候,我信心滿滿地對你說,我們還會立即再見麵的,哈哈。”
“那8年時候到了,任務冇完成,會如何?”
“我……我就是那批被遴選到航天城的?一開端就是如許的安排?”宋小兵驚奇地問道。
它就像一個豐富的新年禮品,獎賜給了這些堅固固執、勤奮不息的人,讓他們變得像盼望過年的小孩子一樣興高采烈。
那是一張年青而漂亮的臉,在戎服的映托下,顯得那麼孔武有力。
“嗯,你要信賴,一個向來都把安然看作生命線的老黨員,是不成能僅憑一麵之緣,就把如此絕密的工程和盤托出的。”王劍秋和顏悅色地說道。
“以是,你纔會在第一次見我的時候,就把全部反導工程的環境奉告了我?”
兩人都心照不宣地冇有議論這個話題,隻是坐下來,邊吃菜邊喝酒,熱烈地會商著反導工程的下一步打算。
宋小兵挑出本身的那枚勳章,翻過來細心看了一下,纔看到了一個小小的、輕易被忽視的數字:“1”。
宋小兵的是:“2005-2013”,王劍秋的是:“1994-2002”,另有一枚是“2002-2010”。
ST-2,這是它的新名字,也代表了一個新征程。
除夕夜,闔家團聚的日子,王劍秋聘請宋小兵到本身家裡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