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天崩開局,遇到我,他無敵了_第114章 王厚吸納江東才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但是,劉備也不是易與之輩。他占有荊州多年,深得民氣,並且麾下有一批精兵強將,比方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都是萬人敵。

想到這裡,荀彧不由歎了口氣。他深知,亂世當中,百姓最是刻苦。他但願戰役能夠早日結束,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餬口。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受著夜的安好。

劉備停下腳步,走到諸葛亮麵前,語氣中帶著一絲孔殷:“那該如何是好?總不能眼睜睜看著荊州才俊儘入曹營吧?那王厚狡計多端,又深諳用人之道,若讓他在荊州站穩腳根,我等處境將更加艱钜。”

劉備不由又有些擔憂:“智囊有何奇策?”

周瑜胸有成竹地說道:“主公放心,瑜已安排安妥。我已派人前去許昌,暗中漫衍謊言,並捏造一些手劄和證據,以證明王厚有不臣之心。屆時,曹操即便不全信,也必定會對王厚產生思疑,如此一來,王厚在曹操帳下便難以安身。”

……

王厚的發言慷慨激昂,充滿了傳染力,引發了台下世人一陣陣的喝彩聲。

周瑜走到孫權身邊,抬高聲音說道:“曹操生性多疑,又剛愎自用,我等隻需略加操縱,便可使其自亂陣腳。隻需在許昌漫衍謊言,就說王厚擁兵自重,企圖謀反,欲與曹操三分天下,曹操必定會對王厚心生猜忌。”

孫權停下腳步,看向周瑜,語氣中帶著一絲焦炙:“公瑾所言甚是,這王厚如鯁在喉,不撤除他,我寢食難安!隻是這王厚現在在曹操帳下,深受曹操正視,該如何除之?”

諸葛亮沉吟半晌,說道:“王厚初來荊州,根底未穩,我等可趁此機遇,漫衍謊言,廢弛他的名聲,使其難以安身。”

“漫衍謊言?”劉備有些躊躇,“如此一來,豈不是有損我仁義之名?”

“王將軍,我等是荀彧大人的侄兒,特來投奔將軍。”荀文若恭敬地說道。

諸葛亮解釋道:“主公勿憂,我等隻需漫衍一些似是而非的動靜,讓民氣生疑慮便可,不必過分度。比如,能夠漫衍王厚貪贓枉法、逼迫百姓的動靜,如此一來,即便有人才前來投奔,也會心存顧慮,不敢經心極力為王厚效力。”

遠處,傳來陣陣更鼓聲,提示著他時候的流逝。

“好,好。”

諸葛亮又說道:“除此以外,我等還需加強江夏的防務,以防曹操趁虛而入。”

“智囊所言極是!”劉備聞言,精力一振,臉上笑容儘散,“我這就叮嚀下去,廣發招賢令,務必將荊州英才堆積於我麾下!”

他們聽聞王厚招賢的動靜後,便當即解纜前去襄陽。

自從他公佈招賢令以來,前來應募的人才絡繹不斷,此中不乏一些有真才實學之輩。

他曉得,荊州之戰相稱首要。荊州地處南北衝要,計謀職位非常首要。

孫權鎮靜地搓動手,說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隻要曹操思疑王厚,王厚便不敷為慮了!公瑾此計,真乃奇策也!”

終究,劉備突破了沉默,語氣中帶著一絲焦炙:“智囊,那王厚在襄陽廣招賢士,聽聞應者雲集,短短數日,荊州英傑已去大半。如此下去,不出半年,荊州豈不儘落入曹操之手?”他重重地歎了口氣,言語間充滿了擔憂。

周瑜自傲一笑,道:“主公莫急,瑜已有戰略。”

數今後,荀彧的兩個侄兒,荀文廣和荀文謙,也來到了襄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