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舉起酒杯,對著蔣琬說道:“蔣琬先生遠道而來,一起勞累,孤敬你一杯!”
蔣琬的一番話,說得有理有據,擲地有聲。
回望逐步遠去的江東水寨,蔣琬嘴角暴露一絲不易發覺的淺笑。
翌日淩晨,魯肅帶著孫權的回禮和手劄,踏上了前去襄陽的船隻。
“吳侯客氣了。”蔣琬微微一笑,再次拱手施禮。
武將們紛繁挺身而出,籌辦驅逐即將到來的應戰。
金碧光輝的大殿內,孫權來回踱步,龍袍下襬輕掃過光滑的漢白玉空中,收回纖細的簌簌聲。
魯肅點了點頭,意味深長地說道:“公瑾放心,我心中稀有。”他頓了頓,目光轉向周瑜,語氣中帶著一絲深意,“隻是不知,公瑾心中,可有良策?”
大殿內一時沉寂無聲,文臣們大多低頭不語,彷彿在思慮著甚麼。
“公瑾有何指教?”魯肅微微一笑,語氣安靜。
兩人一飲而儘,氛圍頓時變得和諧起來。
就在這時,周瑜再次開口,聲音宏亮:“主公,切莫被王厚的糖衣炮彈所利誘!此人狼子野心,不得不除!末將願領兵前去荊州,將其一舉拿下!”
他停頓了一下,細心察看著孫權的反應。
畢竟,要讓一名雄踞一方的諸侯,等閒信賴彆人的誠意,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
殿內世人聽罷,皆暗自點頭,心中對蔣琬的才乾和膽識感到佩服。
孫權看著群情激昂的世人,心中卻更加躊躇不決。
周瑜的話如同投入安靜湖麵的一顆石子,激起陣陣波紋。
莫非他真的甘心屈居人下,與我江東合作?
他話音剛落,殿內便響起一陣低低的驚呼聲。
很久,他抬開端,眼神中透出一絲定奪的光芒。
“主公!”周瑜上前一步,拱手道,“機不成失,時不再來!若錯失良機,恐養虎為患!”
“傳我號令,”孫權回身走向書案,拿起禦筆,在潔白的絹帛上寫下幾行字,“厚禮回贈荊州,再派使者前去襄陽,奉告王厚,江東情願與荊州保持友愛來往。”
他頓了頓,目光轉向文臣一側,“諸位覺得如何?”
“傳令下去,”孫權的聲音雖不高,但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果斷,“籌辦厚禮,回贈荊州。派人前去荊州,表達我江東的友愛之意。”
武將們的群情聲垂垂停歇,統統的目光都集合在他身上,等候著他接下來的闡發。
寫畢,孫權將絹帛遞給魯肅,目光中帶著一絲深意:“子敬,此事就交由你去辦吧。”
大殿內的氛圍因魯肅的發言而變得凝重起來。
周瑜的激昂之言猶在耳邊,魯肅的沉穩闡發也讓他難以忽視。
就在世人籌辦行動之際,孫權的目光再次落在周瑜身上,安閒地說道:“公瑾,你馬上前去火線,務必做好防備。魯肅,你隨我進宮,商討應對之策。”
他頓了頓,目光炯炯地看向孫權:“此番前來,我家主公除了獻上薄禮以外,更有一番肺腑之言,欲與吳侯共勉。望吳侯能以大局為重,放下成見,與荊州聯袂並進,共創大業!”
他不動聲色地端起茶杯,悄悄抿了一口,眼神卻始終鎖定在蔣琬身上。
“王厚此人確切深不成測,不得不防。隻是……”
他拱手向孫權施禮,而後轉向周瑜,緩緩說道:“公瑾此言……”
孫權深吸一口氣,正要開口,卻見一名儒雅之士緩緩走出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