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大帝_一六七 無馬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軍侯答道:“將軍應當在離陽縣五百裡的萬榮縣。”

畢竟對河東,曹彰是熟諳的,並且救兵也比較近一點。

曹彰見統統事件已經安排好,便說道:“既然如許,我們三今後起行。”

(感激中了埋伏菸鬥A先生輝哥閱打賞^_^)

曹彰和陳到策馬回到共縣後冇有擔擱,而是當即把夏侯衡跟王淩叫來,籌辦點算兵馬開赴前去河東。

共縣縣府以內,曹彰對陳到,夏侯衡,王淩三人說道:“現在太行虎在河東為我軍打前戰,河東的環境和河內不一樣,冇有一家獨大的世族,以是我們不消耗太大工夫,此次去河東首要就是安寧民氣,讓各地百姓和鄉紳曉得,現在的司隸河東郡已經重新歸朝廷統領,他們要交賦稅是要交給朝廷,而不是給袁紹,彆的我們要收回佈告,讓各地百姓和鄉紳幫手我軍剿滅袁紹留在河東的殘存權勢,鼓勵他們告發和自行抓捕。”

因為漢朝軍製軍銜很多,以是守城的將體味有特彆的插旗體例標示其身份,比如曹彰執金吾就會用同太守一樣的兩千石插旗體例,然後再插一個節鉞,表示本身是中心朝廷官員,麵前這個兩百人軍侯卻用兩千人營督的插旗體例,可見此人應當是長年擔負這個職位,以是一向要求本身部屬如許插旗,多年的風俗一下是改不過來的。

曹彰瞥了他一眼,笑道:“小卒?不像啊,我看你城頭插旗的體例,但是漢軍製式中營督的插旗體例呢!”

那軍侯答道:“諾!”

曹彰點頭道:“本來如此,公孫瓚啊,也是一個短長人物,當年威震北方,可惜卻被打個七零八落,你叫甚麼名字?”一個營督但是不小的官了,曹軍中的史渙,樂進,於禁等人固然得封侯,有將軍字號,但是軍中職位也是營督罷了,何況此人是公孫家精銳白馬義從的營督,趙雲曾經的下屬,這也勾起了曹彰的興趣。

那軍侯聞言一愣,明顯冇想到曹彰如此察看入微,要曉得插旗體例自彆部司馬而起,一向到丞相止,體例各有分歧,煩瑣非常,隻要賣力扛旗的軍士才較為清楚,曹彰一眼就看出此中端倪,怎能讓他不驚奇?不過這些也是曹彰決計勤奮的啟事。

河東上麵另有一個附屬於司隸的平陽郡,西邊則和長安地點地雍州交界,保衛雍州的人現在是鐘繇,此時他應當和夏侯惇賈詡在清除關中軍閥,河東其下則是楊奉駐守的弘農,不管是楊償還是鐘繇夏侯惇賈詡,都算是曹彰的熟人了,並且現在河內已定,進入河東的曹彰和麾下的將士們都感遭到比較輕鬆,冇有麵對未知情勢的嚴峻表情。

夏侯衡跟陳到承諾道:“諾!”

此時守在陽縣的是太行虎麾下的一個兩百人隊,頭領是一個軍侯,這是他投奔曹軍以後獲得的軍銜,從這軍侯處體味到,官渡之戰期間,河東郡很多處所的縣令還是忠於曹軍的,此中啟事天然是因為司隸第一家屬弘農楊家和憑藉他們的家屬在官渡之戰前已經分開,各地大部用心胸異誌的大族因為冇了主心骨天然不敢妄動。

那軍侯答道:“回大人,小的確切在公孫瓚大人麾下當過幾年小卒。”

當然另有少部分大族仍然鋌而走險,占據了幾個縣城,但是因為河東郡治所安邑仍然在河東太守王邑的保衛下,以是河東的環境比起亂成一團的河內倒是好了很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