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_第263章 南陽我做主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除了徐榮,張遼也不見蹤跡。湍水對岸發明過馬隊,是不是張遼,不好說,有一部分西涼馬隊在河對岸遊弋,徐榮大敗後,他們都逃之夭夭,現在去了哪兒,誰也不清楚,就連秦牧也辯白不清哪些是西涼馬隊留下的陳跡,哪些又是幷州馬隊留下的。

徐榮和張遼就像一片雪花,熔化了,消逝了。

蔡邕感覺可行,興趣勃勃的周旋於各營之間,與參戰的將士談天,體味疆場顛末和細節。

蔡邕也跟著來了。周瑜不在宛城,邯鄲淳又研討南陽古碑去了,他一小我閒得無聊,乾脆趕到新野來過年,趁便彙集一些史料,為今後著史作籌辦。不過,對這一戰如何評價,他很糾結。從道義上說,徐榮屠城太殘暴,理應怒斥,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徐榮是朝廷平叛的雄師,而孫策恰是朝廷要安定的背叛。該如何記,他冇法決計。

但孫策並不敢掉以輕心。百姓是百姓,豪強是豪強,人的身份不一樣,考慮事情的思路也不一樣。淺顯百姓隻想著追殺西涼潰兵,包管本身的安然,豪強們卻能夠操縱本身的財力招攬西涼報酬部曲,強大本身的氣力。為此,他讓閻象行文各縣,嚴令任何人收留西涼潰兵,不然便是南陽公敵,格殺勿論。

(第一卷完)

這時候就表現出漢朝基層軌製的上風。東漢固然不如西漢尚武,不但撤消了都尉,停止了都試,但百姓有權持有淺顯兵器,隻要不是強弩這類兵器就行。跟著西涼兵屠城的動靜傳遍各縣,百姓同仇敵愾,自發的構造起來追捕潰兵,不竭有好動靜傳來。

徐榮不見了。

孫策感覺這事很詭異。不會是作孽太多,被老天收了吧?

孫策的新年是在新野過的。新野處於湖陽和穰城、涅陽之間,坐擁南陽兩大產糧基地,不但便利雄師就食,還能為杜畿供應援助,震懾諸縣豪強。淯水在側,船隻能夠通暢無阻地來往於宛城和襄陽之間,物質轉運便利。汗青上,劉備流落到劉表治下的時候,劉表就讓他駐紮在新野,天然是看中了這些便當前提。

此舉獲得了無數人的獎飾,就連蔡邕都非常賞識,自薦做主婚人,籌劃全部婚禮。

在一片歡娛的氛圍中,新的一年不知不覺的開端了。

花了兩天時候,策動幾萬人,將疆場來回梳理了三遍,每具屍身都顛末確認,終究還是冇找到徐榮。

不過比起劉備,孫策冇甚麼防務承擔。汝南現在在孫堅治下,不會有仇敵從汝南來。相反,他倒是很將近去一趟汝南。他承諾過袁權,擊敗徐榮,就去送袁術入土。

暫駐新野另有一個首要啟事:黃猗去南郡、江夏這麼久,劉勳等人一向冇有動靜來,如果他們不肯稱臣,孫策隨時要南下征討,駐紮在新野也是為了保持軍事壓力,需求時敏捷反擊,以免跑來跑去遲誤時候。

戰後論功行賞,進入講武堂學習就成了一個比賞錢還受歡迎的挑選。孫策趁熱打鐵,特地派人將尹端接到了新野,當場開講,為各級將領闡發方纔結束的這場戰事,加深瞭解。

除此以外另有一件喪事:秦牧的姊姊秦羅在得知黃忠已經娶妻,並且果斷不肯休妻另娶的究竟後,不顧閻象和秦牧的反對,親身趕到黃忠家中,谘詢了黃忠之妻胡氏的定見,決然決定嫁給黃忠為妾。

固然很不甘心,但孫策也顧不上太多。西涼步兵被斬殺一萬三千餘人,馬隊被殺死、燒死兩千餘人,另有四五千步騎逃脫,成了散兵餘勇,在南陽境內浪蕩。這些人本來就不是甚麼良善之輩,現在窮途末路,又冇有將領束縛,殺燒劫掠之類的罪過天然不免,如果不及時清除,對他節製南陽極其倒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