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_第353章 攻與守(佐菲獸打賞加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郭嘉固然浮滑,但他不是隨便說話的人,不然孫策不會讓他做軍祭酒。郭嘉對他透這個底,天然是因為他們有一段同路而行的友情,與眾分歧。他拉著郭嘉,細心扣問。郭嘉就將孫策籌辦策動黃巾守住淮河一線,再選一部分人在钜野澤、芒碭山打遊擊,儘能夠將袁紹攔在兗州的打算簡樸地說了一遍。

他說得簡樸,杜襲卻聽得熱血沸騰。他本來對守住相縣冇甚麼信心,感覺孫策遲早會放棄豫州,儘力運營荊州,最後乃至會退往江南。從內心裡說,他是有些遺憾的,放棄豫州,他就要背井離鄉。現在聽郭嘉一說,曉得孫策固然會將重心放在荊州,卻不會等閒放棄豫州,天然求之不得。如果能將戰線保持在黃河和淮水之戰,那就再好不過了。

杜襲又驚又喜。

武周欣然從命。

“伯求先生,你如何會在這兒?”

他在宛城轉了兩天,看了很多處所,但冇有門籍,他進不了內城,隻能站在城門外看看。彆的也就罷了,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孩子卻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要想擊敗孫策,要麼學他的體例,跟他比生長順度,要麼趁他還冇有堆集充足的氣力之前毀滅他,奪走南陽。比擬之下,後者彷彿更輕易一點。隻是在公孫瓚大兵壓境的環境下,袁紹還能不能下這個決計,真的不好說。

起首,這是一樁德政。不管孫策是不是虛假,能夠提拔一百名兒童退學,還供應筆墨文具,每天另有一頓免費午餐供應,這就能為孫策帶來很多好名聲,而嚴格包管家道貧寒後輩的比例,更讓孫策有淺顯百姓中賺足了名譽,南陽間家卻不能是以有半句牢騷。

郭嘉奧秘莫測的笑,拍著杜襲的肩膀說道:“你就放心腸跟著將軍吧,守住相縣隻是第一步,將來有機遇,我們還要和袁紹爭鋒。”

麋竺大笑,感覺和孫策有共同說話,很談得來。藉著酒興,兩人越說越投機,不知不覺的稱兄道弟起來。趁著這個熱度,孫策和麋竺商定,有機遇一起做買賣,特彆是鹽。南陽冇有鹽礦,鹽端賴外購,東海就在海邊,有天賦運營鹽業的前提。之前是因為鹽專賣,麋家故意有力,現在天下大亂,朝廷節製不住了,恰是發財的好機遇。

孫策承諾了,安排秦牧隨麋竺去麋家考覈麋芳及麋家部曲的氣力。不管是做買賣還是為麋芳的安然著想,遴選合格的馬隊都是有需求的,濫竽充數隻會浪費錢。朐縣在海邊,路途悠遠,又要穿過彭城、下邳和東海三郡,必必要獲得陶謙的答應。不過有麋竺在,這些都不成題目。

葛生等人大喜。人比人,氣死人。他們為了能吃飽飯,不曉得費了多少心血,收成卻仍然有限。孫策一到,甚麼還冇做,陶謙就送來了二十萬石糧食。葛生毛遂自薦,我要為將軍走一趟,去青州見大帥管亥,和他籌議締盟的事。青徐黃巾客歲北伐吃了大虧,現在應當需求將軍的幫忙。

——

孫策說,我父親年青時也做過買賣,冇你麋家買賣做得大,還常常碰到海賊,以是棄商參軍,現在也算小有氣力。將來打完仗,我也去做買賣,要用軍隊來庇護我的商船,看哪個海賊還敢來打劫我。

兩邊心照不宣,接下來就好談了。孫策接管陶謙的禮品,放棄駐兵彭城的籌算,也能夠和陶謙的兒子做朋友,他乃至情願安排他們去南陽講武堂肄業。作為互換前提,麋竺的弟弟麋芳將以私家的身份應孫策征募,成為孫策的部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