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_第375章 機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王允一聲長歎,聲音沙啞,有分裂之音。“我死了豈不是更好。”他抬起手,表示曹操不必客氣。“城外戰況如何,你好久不來,俄然登門,必定有甚麼事,說吧,我待會兒還要進宮,不能擔擱太久。”

不等王允說完,曹操搶先說道:“孫策一向在上書為袁術請諡,隻要朝廷能下詔追諡袁術,孫策必然能來。他不來,孫堅也會讓他來,朱太尉也會讓他來。退一萬步講,就算他本身不來,也要派人來。如此,武關道無恙,萬一長安戰事倒黴,朝廷也可巡狩南陽。”

“公孫瓚隻是匹夫之勇,不會用人,能統領的人不過一兩萬罷了,再多反而無益。他麾上馬隊雖多,可他對烏桓人太嚴苛,曾逼得烏桓人造反,烏桓人對他並無忠心可言。幾萬人的大戰豈是一鼓作氣就能分出勝負的。一旦戰事膠著,烏桓人很能夠亂陣,乃至背叛一擊。如果呈現這類環境,公孫瓚必敗無疑。”

秦誼將曹操送到營外,回到帳中,坐在那兒想了半天。杜氏從前麵走了出來,探頭看看內裡,這才倚坐在秦誼身邊。秦誼伸手攬住她的肩膀,非常忸捏,剛纔應當痛斥曹操的。

王允愁悶不已,捂著嘴,悶咳了兩聲,嘴裡已經有些甜腥味。他情知不妙,悄悄拿脫手帕,拭去嘴角的血跡,不讓曹操看到他的衰弱。

杜氏歎道:“夫君,你還冇看出來嗎,溫侯有勇無謀,又有殺丁原的罪過在前,司徒並不信賴他,隻是操縱他來殺董卓罷了。現在董卓已死,溫侯以功臣自居,又與司徒定見分歧,司徒已經冷淡他了。至於司空,他出身崇高,也一定看得上邊鄙之人。眼下涼州人強勢,他們需求幷州人的武力,這才假以色彩。涼州人若儘,幷州人也很難自安,溫侯遲早會被擠出朝堂。”

不過,那杜氏真的很美啊。

王允連連點頭。他現在最擔憂的就是一旦長安失守,天子無處可去。如果天子死於亂兵當中,他就是千古罪人。弘農王死了,孝靈天子隻剩下這一個血脈,如果他也死了,就隻能重選新帝,朝廷諸臣必定又是一場紛爭,誰也不敢說最後是甚麼成果。如果確保武關道暢達,有一條退路,確保天子安然,他就安閒多了。

秦誼吸了口氣,感覺杜氏說得有理,一時遲疑起來。

“王公,長安兵力有限,除了南北軍,天子近衛,就隻要幷州軍可用。南北軍多洛陽紈絝,不堪大用。天子近衛多儒士,也上不得疆場。幷州軍固然可用,但兵不滿萬,擯除胡軫已經捉襟見肘,一旦韓遂、馬騰進擊,長安必定失守。牛輔、董越就在潼關以東,朝廷往那邊去?”

秦誼脾氣固然暖和內斂,但他的武功卻不弱,不然也不能隨呂布刺殺董卓。他剛纔的眼神較著不善,如果俄然發作,暴起傷人,或者叫來衛士圍攻,他還真冇掌控滿身而退。退一步說,若秦誼在呂布麵前提起此事,呂布也不能善罷甘休。

秦誼點頭同意。“等溫侯返來,我會提示他。這曹操固然脾氣卑鄙,才氣的確不俗,善用兵,又能待人接物,與營中諸將都說得來,就連可貴與人說話的高順他都能不時扳話幾句。我擔憂時候久了,諸將傾慕於他,溫侯會大權旁落啊。”

曹操驚詫。王允是分歧意赦免西涼將士,但之前是覺獲咎在董卓一人,西涼將軍受命而行,並無罪惡,現在如何又變了說法?聽這意義,是要殺一儆百,威脅韓遂、馬騰臣服?這如何能行,這不是逼他們與牛輔結合,一起進犯長安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