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萬裡儘漢歌_第五百七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兼之邇來時候西軍勢重,宋室要倚重之,天然就要支出代價。那大小種或是太尉或是樞密使,連劉延慶都是太尉了,劉法更是身兼六路。這無形中就叫西軍軍將的心勁更大了一些。

聽聞此訊,劉法震驚之餘,起首就倉猝調兵!當下急調孫昭遠麾下的吳玠吳麟兄弟,這倆兄弟本是趙明麾下,被留下了看家,現現在被劉法調到孫昭遠麾下聽用。又超擢馬昌祐為兵馬副總管,督率杜常、夏俶等將,率軍奔赴坊州。

到了住處,那侍從還未返來,李彌大有些有力地靠在圈椅裡。誰能想到,本身竟然被支派去了同州,這不跟李彥仙撞到一塊去了麼?

現在朝廷以王倚為熙河路帥臣,天然引發了內裡一些軍官的不滿,這王琪就是此中之一。

這動靜都已經傳遍了華州城,但卻不見官府出麵辟謠,這不是真的也是真的了。

如是,就在當日夜裡,李彌大剛從潼關抵到同州的朝邑縣城,對岸的唐斌、李應白日裡令人佯攻黃河西岸,到了夜間還是不休,李彥仙與王琪便就發作來。

如果梁山軍打到了長安城,潼關、同州的軍馬後路可就斷絕了。

那侯成林眼看李彥仙造反,乃至於蒲津橋西岸局勢大敗,心中恨之入骨,蓋因為李彥仙就歸其節製。當下憤聲罵道:“好你這叛賊!怎勾引背叛背叛朝廷!”說罷,就提起竹節雙鞭劈臉向李彥仙打去。

一份功績要倆人去分嗎?

眼下造反,即使有些羞慚,卻挺槍輕鬆接下侯成林的雙鞭。戚鼎前來助戰,李彥仙以一敵二,亦是半點不落下風。正值現在,梁山軍乘了大筏,竟過黃河,漫山塞野而來。

現在華州城內就有一個謊言在飛速傳播,謊言說劉法要帶兵退保長安了。那啟事、結果都說的活矯捷現,叫人不得不信賴。

劉汲亦是文人出身,但為人勇敢,能言軍事,麾下也有侯成林、戚鼎、勒儀等將,也皆出身西軍的悍勇之輩。

李彥仙內心立即大定,“是也。大宋列聖相承,恩澤布在民氣。本日天下板蕩,天下必有豪傑勤王。陸賊孤軍深切,亦未為得計。”

因為這潼關、同州還真的不能跟長安比擬。後者一旦喪失,前者就成了無根浮萍。而保住了長安,再圖謀光複關中,卻不失為一穩妥之策。

李彥仙也是豪勇之人,野史上曾獨存陝州兩年不足,率陝州城軍民大小戰役200餘次,屢勝金兵,叫金兵不能長驅直入。為趙宋西軍在勤王大敗以後,能得一息機會,喘回一口氣來,立下了大功。不然,便是那誌大才疏的張浚想建議富平之戰,西軍也無個兵馬。

李彥仙於野史上,還曾以石壕尉身份死守三嘴山,金兵主力打擊李彥仙部。有一凶悍金將站在盜窟前大聲罵陣,李彥仙抖擻神,單槍匹馬衝下盜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活捉活捉,挾回山上,兩軍看得目瞪口呆。

現下唯獨一個彆例,就是在他都還冇趕到同州時,李彥仙先已經策動了。這般他纔有藉口逃回長安城去……

這王琪雖也是西軍戰將,可早早開罪了熙河帥臣王倚,後者是劉法升任六路經略後彌補來的,本是熙河路轉運使。這王倚非是武將出身,這很普通,趙宋很長時候裡就是以文馭武麼。但這在熙河路卻又顯得不那麼普通,因為這裡已經有了劉法這麼個表率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