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萬裡儘漢歌_第五百三十五章 今日齊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太陽完整落下,天空已經變得深藍,餘暉中蕭嘉穗一行終究奔到了官道。倒是要比淮南的官道寬廣上怕有一倍來,補葺的也更見劃一,路邊種的樹固然不高,可也能看出樹齡來,門路兩旁還能看到淺溝,這是用來排水的設置,更遠處就是一望無邊的農田和溝渠,相互相通著,日此淺溝也是充足了。

李先生也在眯著眼睛看,這鄉間門路說不上寬,卻很平整,能看出墊土夯實補葺的陳跡。且官道兩側已經同擺佈異化,看不出辨彆來,申明這兒的補葺已經做了些光陰。聽蕭嘉穗這一講,其彆人等才重視到這個,都在那邊群情紛繁。此中一個就道:“小人是襄陽人,那邊的幾條陸路,車轍都已經成溝了,路上走得人一少就能長草,走大車還要著人在前麵填溝挖土,這裡卻真是劃一。”

“好官,好官。”李先生聽了連聲讚歎。人家盧縣尊雖出身不高,可兒的作為,賽過兩榜進士出身的隆州知州何止十倍、百倍?

乃至一些細作手都握著大把的身憑,包含梁山治下普通的身憑,從模樣、質地、印押、筆跡,一應無二,隻唯獨少了在本處官府戶房備份。

那徐先生是一賬目上的妙手,賬房出身,彆的不懂,對於經濟卻尤其存眷。說道:“一縣之地大小門路何其之多,不提及官道,兀自這等鄉間巷子,怕不就要有三二百裡。媒介所費野生數萬,賦稅數萬,倒不子虛。隻是不知,這等投入,又能產出多少?”

萬幸的是,這兒有了一個新縣尊老爺,盧俊義原家中的小管事,有阿誰經濟腦筋。

東風吹來,甚是風涼。路旁堆棧靠著一排合抱的大柳樹,店前樹下襬了幾副座頭,幾根捆綁起來的粗大竹竿上挑著旗幡,賣著茶酒。蕭嘉穗左手牽馬,右手揮著馬鞭,緩緩抵到來,撲鼻的酒肉香氣,叫他腹中饞蟲大動。

蕭嘉穗不是冇來過齊魯,但自梁山軍起事,他現下倒是頭一回。早前在淮南,看訊息報,聽軍中同僚閒談,多少都說了齊魯模樣已經大變,但耳聽為虛目睹為實。那心中始終是有著一絲猶疑。但是現下,任城的官道不提,這中都的小道都如此模樣,怎不叫他唏噓?

一幫人是駭怪與思疑交集,實在不信這戔戔小縣的鄉間就能有這般劃一的門路。按下心來再走了一段,火線隱瞥見一處村莊,炊煙裊裊。

前走一段,看著路邊另有農戶,倒是在撿拾農田裡落下的麥穗。

剛出任城地界,就恰見到一座高山。八麵嵯峨,四圍險要。古怪喬鬆盤翠蓋,杈枒老樹掛藤蘿。山鳥聲哀,麋鹿成群,穿波折來往騰躍,尋野食前後呼號。鵠立草坡,打望周遭無一商旅店。

人已離職,尤叫百姓獎飾不止,可謂能吏乾吏也。

然是現在,蕭嘉穗卻感覺半點無礙,隻見高山生得古怪,樹木稠密,心中歡樂,反而觀之不敷,沉淪不已,誤了時候。看看天氣將暮,這才驚醒,要速去尋覓一住處。固然是夏月天道,胡亂在林子裡歇一夜也可。但終是不美。

再走遠些,就會發明某一段較著剛被人補葺的門路。足以證明前者所言不虛也。

無何如,現在期間就是這般的不周到。那趙宋朝廷的身憑,隻需用心去造假,恁地是要多少有多少。

總的來講,這位縣尊是救了中都縣的煤鉛鐵產業一遭。現下人家已被調去河北升官了,中都縣高低卻還念著他的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