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不想死_7.第7章 不能服眾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麼一想,賀卿的心跳都跟著快了幾分。

而顧錚,作為新朝的建國功臣,一代大儒,乃是這前後幾百年間最傳奇的人物。

這一係列的行動,完整彰顯了太皇太後對朝堂的掌控,也讓一向惶恐的臣民們安下了心。即便大行天子突然離世,也冇有對朝廷產生打擊和影響。

林太後微微點頭,從袖子裡取出了一張摺子遞給她,“你瞧瞧這個。”

“娘娘不嫌棄我笨拙就好。”賀卿道。

二人進屋坐定,上了香茶果品,林太後便道,“等下了旨意,便該移宮了。養壽宮間隔此處不遠,哀家選了那邊,將來也可不時見麵說話,一起作伴。我出去讀了幾卷道經,也很有所得,等略餘暇些,恰好與你參議貫穿。”

“隻是卻不知朝堂上的事,何時才氣安設下來。”林太後放下茶盞,微微一歎,“現在朝上這些大臣們各懷心機,各自為政,不聽宣調,哀家又是女流之輩,不能直接出麵,如果冇人壓著,隻怕……”

“不是有薛相公在?”賀卿問。

“多謝太皇太後。”賀卿已經得了動靜,是以改了稱呼。

之前冇想過要去竄改,是因為賀卿曉得本身毫不是那塊質料,以是也就不敢隨便插手。

賀卿這才翻開奏摺,倒是薛曉得請辭的奏摺。

是以一看到這封奏摺,她便想到了很多,沉吟半晌,才輕聲問,“娘娘是想用那顧錚?”

顧錚,在後代評價當中,是能與古之聖賢並肩之人。不但政治上才調橫溢,在儒家學說上更是自成一派,寫出無數著作,門人弟子無數,初創了一個新的流派,是史乘上必定濃墨重彩描畫的工具。

三年後的顧錚能單靠著一張嘴連橫合縱,若將全部楚朝拜托給他,有朝廷做後盾,那麼……是否就有能夠期近將到來的災害當中,保全大楚王朝,製止宿世的結局呢?

林太後眼睛一亮,“這倒是,傳聞他幼年才高,已是宇內文宗普通的人物,凡是讀書人,對他倒是都冇有不平氣的。隻是仕進上,卻不知究竟如何。那有才華的文人,常常過於狂悖,世所不容,哀家也不免擔憂。”

賀卿這段時候將影象中的大楚的汗青幾次翻看,又回顧了很多厥後之人對這段汗青的評價,乃至包含很多小說家言。

天順三年三月月朔,朝中十幾位大臣聯名上書,彈劾平章事薛曉得十項罪名。

以是賀卿對於林太後“年青”的評價頗不覺得然。

有人說,恰是因為獲得了他的幫手,新朝太-祖才氣夠如此順利的打下並坐穩江山,而他推行的一係列善政,也的確影響深遠,曉得穿越女來的阿誰期間,此中一些思惟,也仍舊顯得非常先進,閃動著聰明的光輝,並冇有半點後進和退色。

翌日,太皇太後禦內東門聽政,下旨議大行天子諡號,並詔命本年持續利用天順的年號,暫不改元。同時召翰林院掌院學士顧錚等人修大行天子實錄。最後是封賞諸多大臣。

林太後點頭,“還未曾正式下旨。”

如許想著,她含笑道,“娘娘多慮了,此人既然能在朝上據理力圖,且回嘴得統統人啞口無言,這‘不能服眾’四個字又從何提及?”

“也罷。”林太後悄悄吸了一口氣,“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也是無可何如。”

“有何不當?哀家看得,你天然也看得。”林太後道,“真師現在已是方外之人,權當是替哀家化解煩憂便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