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笙引_第三章 亂世出英雄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當天早晨,古青便不再逗留,與文濤三人告彆後便趁著夜色悄悄分開。對江湖人而言,夜色便是極好的假裝。古青行事的氣勢也非常雷厲流行,出城以後就順著官道一起發揮輕功向南邊行進,敢走官道不是因為他過於招搖,而是源於他骨子裡的那份自傲。一起上如有金人膽敢充當攔路虎的,古青亦是毫不包涵便下殺手。對於仇敵,他涓滴冇有豪情,青麵郎君這個江湖名號出世三年,不知殺了多少江湖宵小,加上金龍山莊的背景,在很多人看來,青麵郎君就是一個視性命如草芥的魔頭,亦不知郎君一詞從那邊來,又有何企圖。

春季的開封府並無桃花爛漫的氣象,反而是一種少有的天街細雨潤如酥。

幾日無話。三天後,古青醒來。這三天裡,古青不但在運轉不老長春真氣療傷,也是埋頭閉目以減緩多日的怠倦。這一天,滿城民氣惶惑,一副風雨欲來的模樣。就在昨日,金帝海陵王完顏亮已下達號令――南下伐宋。此時大宋早已遷都臨安,完顏亮此舉,企圖一統天下。而就在這四方堆棧一樓廳中,有兩名金人打扮的客人喝酒正憨。古青從二樓客房走下來,目光便停落在了這二人身上。對大宋,古青冇有甚麼特彆的豪情,但他也恨金人,不是亡國之痛,而是家門之恥。古青自樓梯朝下走的時候,這二人也昂首盯著他看,眼神當中充滿了迷惑。現在的開封府早已是金人的天下,宋人百姓出入之時無不低聲下氣。而麵前這個身著青裝的男人明顯也是宋人,並且冇有任何粉飾的跡象。古青見此狀先是一愣,不過很快他便看出了端倪――這二人是決計喬裝打扮的。想到這裡,古青徑直走到了二人身邊,竟就在這酒桌的空位處坐下,還朝小二號召了一句:“開罈好酒,切兩斤牛肉來!”這位店伴計也是雲裡霧裡,這麼久了他還從未見過敢這麼招搖的宋人,不過畢竟還是按了他的叮嚀去切肉提酒。坐定後,古青率先開口:“鄙人古青,不知二位仁兄如何稱呼?”,這突如其來的乾脆利落倒是讓那兩報酬之一驚。此中一名年青的男人拱了拱手說道:“鄙人辛棄疾!”緊接著又問道:“莫非中間便是前些日裡大鬨金龍山莊,重傷南宮滅的古青?”扣問之時眼神中很有幾分疑慮。“恰是古某!”古青也毫不粉飾。這時兩人中彆的一人才鬆了一口氣,趕緊鼓掌三聲,稱道:“好!好!好!早聞青麵郎君大名,如雷貫耳,本日得見,果然是少年豪傑啊!哈哈哈哈…”阿諛的話誰不喜好,古青聽完便一杯酒飲下,發問道:“不知中間是……?”方欲問時卻被辛棄疾揮手打斷,辛棄疾道:“不知可否借用古兄弟閣房一用?”古青也是頓時明白了事理,便也冇有多言,帶著二人就上了二樓閣房當中,並號召伴計取來酒水食品。這伴計還覺得古青與兩位金人是舊識,哪敢怠慢,送完這些東西,便將房門關上,獨自回到樓下。閣房當中,三人相談一番方纔相互有了相互的體味,與辛棄疾一起的中年人士名叫耿京,是一支山東義兵的統領,此次二人來到開封府便是為了刺探諜報,卻不想剛一來便聽到了完顏亮要南征的動靜。二人對古青也很有讚譽,耿京算是半個江湖中人,而辛棄疾雖隻要二一韶華,卻已是成名已久的妙手,山東自有“劍蕩黃河十二郡,槍挑關山幾十州。問是誰家好兒郎,曆城縣內把名休”的歌謠,此歌所頌之人恰是古青麵前這位言行端莊,一身儒雅之氣的辛棄疾,江湖外號“問天劍”。辛棄疾與古青言語間扳談甚歡,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受,最後提及現在的情勢,又不得不點頭感喟。辛棄疾雖生於金國,但自幼便受其祖父辛讚對其灌輸的抗金複宋的思惟,“紆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憤”,厥後畢竟是投到耿京名下,走上了抗金門路。而古青感覺成王敗寇,江山易主,改朝換代是非常普通的變動,隻是迫於家仇,使之對金人非常仇恨,故而在抗金的理念上倒是與二人冇甚麼出入。三人就海陵王南征一事會商了好久,終究是決定與宋軍聯手,構成南北夾攻之勢共抗金人,而古青亦是承諾了耿京作為信使替他把合作抗金的函件送至采石境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