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袖舞長安_第二十七章 拾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紅袖心道,看這風景,倒也能猜到七八分了,隻是仍有疑問,便道:“如此說來,也是讓人唏噓!你既需銀錢濟急,為何不在城內尋個樂舞教坊謀份差事,反到這城外路邊彈奏,是何企圖?”

紅袖遞了一張帖子給裴文軒,屈膝行了個禮,便攜著崔綰綰轉回馬車裡,一同回邀月樓去了。

冬至日,百官朝賀,帝後於大明宮金水橋設迎日祭天大典,古樸而寂靜的禮樂聲飄蕩在長安城上空,在這寥寂夏季裡,聽著格外氣勢澎湃。

前頭的飲宴場子裡,卻還是熱烈,廳堂、雅間兒,銅盆裡的銀絲炭燒得紅火火的旺,將全部場子烘的暖融融的,如同陽春三月。

崔綰綰此時就與陳上師坐在一輛夾棉青綢圍的馬車裡,行在城外的官道上,本日師父攜她出城祭拜,現在便是回城路上了。馬車裡備了炭爐,密封的也好,是以非常暖和。崔綰綰便不時的翻開車窗簾子看一眼內裡,透進幾絲冷風來,反倒不顯得那麼憋悶了,因此車內的陳上師和紅袖也並未出聲製止她的行動。

裴文軒聞言,又拱手鞠了一躬,道:“小生鄙人,聞傳聞長安最是繁華繁華地,樂舞教坊多以衣衫邊幅取人,小生與幼妹此番風景,恐遭人嘲笑,平白糟蹋了小生的樂律之才。便想著在這城外彈奏,若遇知音,倒是小生的機遇。”

紅袖道:“公子過謙了,本來公子乃樂律世家出身,怪道有如此高才。既如此,公子為安在這長安城外彈奏?且容婢子說句不入耳的話,公子這身衣衫,未免落魄了些。”

一曲結束,紅袖上前屈膝行了半禮,問道:“這位公子,我家夫人路過此地,聞你琴音而知雅意,惜你高才,故而下車相詢,不知公子可便利相告否?”

崔綰綰聽了這話不由啞然,這小我的求職體例還真是,彆具一格。

崔綰綰依禮節,要向師長拜賀冬節,是以,本日夙起的問安禮較之常日要持重很多。依著周嬤嬤的教誨,崔綰綰向陳上師行了大禮,又順次向周姑姑、沈姑姑、高先生行了禮。陳上師又領崔綰綰至攬月館,對著尊師的畫像行了祭拜之禮。

如許的氣候,長安城外大道上卻並不清冷,出城走親探友的,去城郊祭拜的,馬車,行人,交叉的畫麵倒給夏季平增了很多暖意。

裴文軒麵露赧然道:“小生忸捏。家祖父少年時曾在長安學藝,後調赴嶺南為官,便客居嶺南二十多年,如本年事大了,每憶及少年時,猶難健忘長安繁華,故遣小生攜幼妹來長安曆練一番。豈料,小生與幼妹在途中便染了病,一向捱到長安,客居旅店內求醫問藥,大半年方纔病癒了,隻是,這川資也耗完了。”

綠茗已拿了溫熱絹巾服侍她淨了手,赤忱捧了一杯茶來,崔綰綰接過來,抿了一口,便放下了,綠茗又遞了個用細棉布包著的黃銅小手爐給她抱著暖手。崔綰綰接了手爐,靠近師父的榻邊坐了。這考校之日,便在這暖意融融裡度過,甚是調和。

當黃葉落儘,南飛的雁群也垂垂少了蹤跡時,長安城下了第一場雪,夏季裹挾在凜冽的北風中呼呼襲來,邀月樓的後園子裡,很有幾分花落草枯的式微氣象,隻餘下幾株梅樹淩寒而立。

紅袖來回稟,馬車已備好,上師和綰綰女人能夠出發了。

海棠苑的暖閣裡,也燃著上好的銀絲炭,暖和如春。陳上師正在考校崔綰綰的詩文,尚顯稚嫩的手,執筆默寫著: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由滿麵讚成之色,這字,已顯出三分靈秀超脫之態,假以光陰,縱使不能成為書法大師,也能在長安城一眾舞優裡脫穎而出為人稱道了。又回想起綰綰初始練字時的寬裕,眼中更是溢滿欣喜,這個徒兒,可貴的鐘靈毓秀,又肯勤奮勤奮,才小半年風景,竟能練出這麼一副字來,真叫人歎服,怪道一貫嚴苛的高先生近些光陰也諸多褒讚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