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在這裡,一住就是半個月。這半個月裡,他每日都去兩河的交彙之處,或是悄悄旁觀,或是在河水邊打拳。他痛飲過洛水的清冷砭骨,也撫摩過黃河的渾濁沉緩,更曾親身下水,到兩河交彙之處,感受此中無數或大或小、或急或緩、或正或反的旋渦,打擊在身材上高低下,那種奇特的感受。
站在一所道觀中,仰觀彼蒼白雲,卻見天上飛過一隻鳥雀,路過的時候,順手扔下了一塊石子。那石子落在身前的水池裡,撲通一聲,一圈圈波紋無聲無息中輕柔的散開。
拳法當中,長拳進擊,以捶法為尊。這個捶字,八極、太極、八卦、形意等多家拳術裡都有。如八極拳的根基手型裡就有掌、拳、勾、捶等,太極裡有五捶的打法,八卦裡有快捶,形意裡也有雜式捶,都是手掌成捶的打法。
當下回了居住的道觀,一問之下,才曉得不知不覺中,竟然已顛末端三個多月,現在已經是十一月初了。居住一宿,第二天淩晨,跟道觀的道長伸謝一聲,就下了武當山。
據傳當初楊露禪學藝的陳家溝,就在這裡不遠處。楊露禪在這裡呆久了,太極拳練得是神妙無方,與道合真。特彆楊露禪還被孫祿堂先生尊稱有“不見不聞而覺之”的境地,也就是傳說中的“至誠之道,可之前知”。
悟通了這一點,蘇明天然是表情暢快,恨不得仰天長嘯。環顧四周,見夕照的餘暉之下,樹葉黃,也有飄落,一片金秋的氣象。
蘇明下山以後一起向北,邊走邊探聽,這才曉得,第二次直奉戰役打了近兩個月,在他下山的時候,方纔結束。
眼下河水尚未結冰,蘇明一起走來,直到黃河和洛河的邊上,便見黃河水渾濁,洛河水清澈。兩河交彙之地,一清一濁,奔騰吼怒,打擊之下,水流扭轉,構成了一個天然的太極圖。那種奇特浩大、蒼茫奔騰的氣象,深深震驚了蘇明,不親目睹到,安知六合造化能如此奇異?
這個捶字,就是參考疆場上用的大鐵錘而來。就像《隋唐演義》內裡的李元霸,善使擂鼓甕金錘,四百斤一個,共重八百斤。在疆場對敵,見人就是一捶,猛到了頂點,被稱為隋唐第一豪傑。
蘇明盯著這一道道波紋,心中好似俄然明白了甚麼,當下就去抓了一把石子,一個一個漸漸地投入水池裡。便見一道道波紋,以石子落點為圓心,向四周八方散開。
直到天氣傍晚,日頭西落,蘇明俄然就哈哈大笑,整小我俄然就擺個架子,兩手虛握成捶,揮動之間,勁風鼓盪,有如當代無敵虎將,拿著兩個大鐵錘在揮動。
這天淩晨,蘇明練習樁功結束,又在山間閒遊。他苦修多日,隻感覺前麵一層境地就如明顯已經就在麵前,卻不知為何老是像隔了一層紗一樣,模恍惚糊看不清楚。
這類捶法打出來的勁道,剛猛之極,卻又能夠向圓一樣向四周八法渾身高低散遍開來,將敵手的氣血、肌肉、筋骨乃至五臟六腑都震破,就算抵擋也冇有效。
隻能在力所能及的環境下,幫一把是一把。穿越者不是神,起碼現在的蘇明還不是,見了此人間磨難,也有力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