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洛的幸福生活_第一百八十二章 八王議政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哼,到了我滿人存亡存亡的關頭,戔戔祖製又算得了甚麼?”,弘明冷哼一聲,“更何況我大清起家之時八王議政纔是常例。”,想到這裡弘明的心就更熱了,就算到時候爭奪不到皇位,弄個議政王大臣的職位也比現在風景無數倍啊!

“冇事,本日就到這裡,你去睡吧!記得此事千萬不成在彆人麵前提起!”,弘明起家清算好東西排闥而出,明顯他已經有了籌算。(未完待續。。)

“公然如此!”,弘明又看了兩遍,彷彿要把每一個字都刻到腦筋裡,看完後就著桌上的蠟燭撲滅紙條,一向到最後一個字也化為灰燼,這才重新坐下。

最後一名信郡王德昭一樣是一名鐵帽子王,他是多鐸的四世孫,在雍正年間當過宗人府右宗正,同時還辦理正白旗等三旗都統事件,可謂位高權重,在八旗將領中很有聲望,可惜現在已經六十歲了,並且身子不如何好,這幾年一向在野抱病,隻能作為備選了。

顯親王衍璜是豪格的孫子,他家中數代人都未曾出任要職,隻是擔負一些閒散的差事度日,對朝政的意向幾可忽視。雍正將他的名字列入遺詔或許是看中了他鐵帽子王的身份,用來拉攏其他七位鐵帽子王吧!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大臣並不甘心充當吉利物。還時不時的找些機遇試圖規複八王議政的榮光;理郡王之以是能擔當爵位,恰是因為他哥哥弘皙在乾隆初年聯絡八大鐵帽子王想要操縱八王議政篡位,事情透露後被緝捕下獄,他這才撿了個便宜;這些事情產生的時候弘明已經成人,對事情的顛末清清楚楚,那些鐵帽子王職位尊崇,就算牽涉到案子中,乾隆也不好將他們正法,隻好停俸罷免略施懲戒。竟讓他們安然度過一劫。

履親王允祹年紀更大。序齒為康熙的十二子,現在已經七十五了,深受乾隆信賴,一度在乾隆出巡時留他在都城總理政務。不過在三年前他已經被乾隆免除宗人府事件回野生老了,這麼大的年紀恐怕早就老胡塗了。也冇幾天好活了,事關奧妙不宜找他。

“阿瑪,這分歧祖製啊!”,永忠叫道,遵循大清建國遺規,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由天子自將,稱為上三旗,餘下五旗稱為下五旗。每一旗由滿洲都十足率。此時遺詔將八旗兵力分給八王統領,倒是大大的不符祖宗端方了,擺明是減弱天子權力之意。

怡親王弘曉,他爹是康熙十三子,滿清的第九位鐵帽子王允祥,滿清立朝以來唯有八位建國時立有大功的王爺秉承爵位無需降等被稱為“鐵帽子王”,允祥成為第九位厚待可見一斑。可惜的是他並未擔當父親超卓的政治才氣,反而喜好上了藏書,傳聞比來正和一個叫曹雪芹的落魄文人打得熾熱,此人不成拜托大事。

想起和親王弘晝的時候弘時苦笑連連,此人是雍正的第五子,腦筋不清楚,冇事乾就喜幸虧家辦喪事、吃祭品,也不曉得雍恰是如何想的,竟會在遺詔裡把他寫上。

起首莊親王允祿,他是康熙的十六子,弘明的十六叔;雍正年間頗受寵任,曆任正藍旗、鑲白旗、正黃旗都統。乾隆元年,任總理事件大臣。兼督工部事件,食親王雙俸。乾隆四年的時候摻雜到弘皙謀逆的事情當中被停雙俸。罷都統職,今後賦閒在家,現在已經六十有五了。固然身上冇有職位,但允祿輩分高在宗室中很有聲望,再加上罷免後不免對乾隆心抱恨懟,此人或答應以爭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